康熙字典
吏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畫:6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唐韻》力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良志切《正韻》力地切,音利。《說文》吏,治人者也。從一從史。《徐鍇曰》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從一。《書·胤征》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《禮·曲禮》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,其
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王使委于三吏。《註》三吏,三公也。
又《韻會》府史之屬亦曰吏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則,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。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《註》師古曰:吏,理也。主理其縣內也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神至切,音示。奉也,職事也,勞也。《說文》本作叓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吏【卷一】【一部】
治人者也。從一從史,史亦聲。力置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從一。”文五重一
說文解字注
(吏)治人者也。治與吏同在第一部。此亦以同部曡韻爲訓也。從一。從史。此亦?意也。天下曰從一大。此不曰從一史者。吏必以一爲體。以史爲用。一與史二事。故異其詞也。史者、記事者也。史亦聲。凡言亦聲者、?意兼形聲也。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。有兼六書之二者。力置切。一部。
- 吏的詞語 組詞
- 吏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