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
部首巾部 總筆畫13畫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
五筆AJDH 五行木 統(tǒng)一碼5E55
筆順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丨
名稱橫、豎、豎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捺、豎、橫折鉤、豎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幕
⒈ ?覆著在上面的帳:帳幕。夜幕。幕天席地。
⒉ ?垂掛在舞臺前部的帷帳:幕布。幕后。開幕。銀幕。帷幕。
⒊ ?古代戰(zhàn)爭期間將帥辦公的地方:幕府。幕賓。幕僚。
⒋ ?戲劇較完整的段落,亦喻生活中的情景:序幕。獨幕劇。
⒌ ?古代作戰(zhàn)時用的鐵制臂甲和腿甲。
⒍ ?覆蓋:“解朝服而幕之”。
⒎ ?古同“漠”,沙漠。
異體字
- 幙
- 縵
- 幔
- 曼
漢英互譯
act、curtain、screen、veil
造字法
形聲:從巾、莫聲
English
curtain, screen, tent
※ 幕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幕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幕【寅集中】【巾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唐韻》慕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末各切,音莫。《說文》帷在上曰幕。《廣雅》帳也。《釋名》幕,絡也,在表之稱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幕人》掌帷幕幄帟綬之事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楚子登巢車,以望晉軍,伯州犂侍于王後,王曰:張幕矣。曰:虔卜于先君也,徹幕矣。曰:將發(fā)命也。
又《韻會》幕府。軍旅無常居,故以帳幕言之。通作莫。《史記·李牧傳》市租皆輸入莫府。《註》索隱曰:古者出征爲將帥,軍還則罷,理無常處,以幕帟爲府署,故曰幕府。《李廣傳》莫府省約文書籍事。《註》索隱曰:凡將軍謂之幕府者,蓋兵門合施帷帳,故稱幕府。古字通用,遂作莫耳。
又《周禮·天官·幕人註》幕或在地,展於上也。《儀禮·聘禮》館人布幕于寢門外,官幣。《註》布幕以承幣。《疏》館人布幕於地,官幣於其上。
又臂脛衣也。《釋名》留幕,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。留,牢也。幕,絡也。言牢絡在衣表也。《史記·蘇秦傳》當戰(zhàn),則斬堅甲鐵幕。《註》謂以鐵爲臂脛之衣。
又《類篇》覆食案亦曰幕。
又《廣雅》粗幕庵也。
又《廣雅》幕,覆也。《易·井卦》上六井收勿幕。《註》幕猶覆也。《疏》不自掩覆,與衆(zhòng)共之。
又《爾雅·釋言》幕,暮也。《註》幕然暮夜也。
又六幕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紛紜六幕浮大海。《註》猶言六合也。
又沙幕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衞靑將六將軍絕幕。《註》幕,沙幕。臣瓚曰:沙土曰幕,直度曰絕。師古曰:幕者,今之突厥中磧耳。
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淸河郡繹幕縣,瑯邪郡姑幕縣。
又《廣韻》姓也。《姓譜》舜祖幕之後。《史記·世家》自幕至於瞽瞍。《註》鄭衆(zhòng)曰:幕,舜之先也。
又《集韻》莫半切,音縵。平而無文曰幕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罽賔國錢爲騎馬,幕爲人面。《註》韋昭曰:幕,錢背也。
又《韻補》蒙晡切,音模。《李陵·別蘇武歌》經(jīng)萬里兮度沙幕,爲君將兮奮匈奴。
又《正韻》莫狄切,音覓。《盧仝·思君吟》我心爲風兮淅淅,君身爲雲(yún)兮幕幕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幕【卷七】【巾部】
帷在上曰幕,覆食案亦曰幕。從巾莫聲。慕各切
說文解字注
(幕)帷在上曰幕。周禮注曰。在上曰幕。幕或在地。展陳於上。疏云。聘禮布幕。官陳幣。史展幣。皆於幕下。又賓入境至館皆展幕。是幕在地。展陳於上也。按大徐本此下有覆食案亦曰幕六字。葢淺人所增。從巾。聲。慕各切。五部。按周禮尙有幄帟字。鄭云。四合象宮室曰幄。王所居之帳也。帟、王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。皆以繒爲之。許無幄字者、木部有楃本巾車。帟則葢叚亦爲之。亦之言重也。其皆周禮故書與。
- 幕的詞語 組詞
- 幕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