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祈【午集下】【示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渠希切,音旂。《說文》求福也。《書·召誥》祈天永命。《詩·小雅》以祈甘雨。
又《爾雅·釋言》叫也。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掌六祈,以同鬼神示。《註》祈,也,謂有災(zāi)變,號(hào)呼告於神,以求福。,音叫。
又報(bào)也,告也。《詩·大雅》以祈黃耉。《疏》報(bào)養(yǎng)黃耉之老人,酌大斗而嘗之,以告黃耉將養(yǎng)之也。亦作蘄。《荀子·儒效篇》跨天下而無蘄。
又通圻。《書·酒誥》圻父薄違。《詩·小雅》作祈父。《毛萇曰》祈折畿同。
又同祁。《書·君牙》冬祁寒。《禮·緇衣》作祈寒。
又《集韻》古委切,音詭。同?,祭山名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玉人註》其祈沈以馬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祈【卷一】【示部】
求福也。從示斤聲。渠稀切〖注〗蘄。。
說文解字注
(祈)求福也。祈求雙聲。從示。斤聲。渠稀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音芹。此如旂字。古今音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