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竹床贈楊信伯古詩代簡
以竹床贈楊信伯古詩代簡。宋代。吳儆。 此君丘壑姿,不受世炎涼。那知猶有用,未免斤斧傷。矯揉加尺度,指繞百鍊剛。直節甘枕藉,凜氣薦冰霜。紈扇有用舍,杞杯真賊戕。所用已卑賤,幸升君子堂。用之茍非人,圭璧污閨房。君家鴻鵠群,風雨今對床。故令廁其間,貴賤可兩忘。他時飛雪或不常,煩君拂拭懸虹梁。除非高士延孺子,無令年少辱真王。
[宋代]:吳儆
此君丘壑姿,不受世炎涼。那知猶有用,未免斤斧傷。
矯揉加尺度,指繞百鍊剛。直節甘枕藉,凜氣薦冰霜。
紈扇有用舍,杞杯真賊戕。所用已卑賤,幸升君子堂。
用之茍非人,圭璧污閨房。君家鴻鵠群,風雨今對床。
故令廁其間,貴賤可兩忘。他時飛雪或不常,煩君拂拭懸虹梁。
除非高士延孺子,無令年少辱真王。
此君丘壑姿,不受世炎涼。那知猶有用,未免斤斧傷。
矯揉加尺度,指繞百鍊剛。直節甘枕藉,凜氣薦冰霜。
紈扇有用舍,杞杯真賊戕。所用已卑賤,幸升君子堂。
用之茍非人,圭璧污閨房。君家鴻鵠群,風雨今對床。
故令廁其間,貴賤可兩忘。他時飛雪或不常,煩君拂拭懸虹梁。
除非高士延孺子,無令年少辱真王。
唐代·吳儆的簡介
吳儆(jǐng)(1125~1183)字益恭,原名備,字恭父,休寧(今屬安徽)人。與兄吳俯講學授徒,合稱“江東二吳”。高宗紹興二十七年(1157)進士,調鄞縣尉。孝宗乾道二年(1166)知安仁縣。淳熙元年(1174),通判邕州。淳熙五年(1178),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。以親老奉祠。淳熙七年(1180),起知泰州,尋復奉祠。淳熙十年(1183)卒,年五十九,謚文肅。張栻稱他“忠義果斷,緩急可仗。”
...〔
? 吳儆的詩(88篇) 〕
明代:
胡梅
支遁長松見者稀,松邊剛試薜蘿衣。
隨來獨鶴相依久,幾度開籠不肯飛。
支遁長松見者稀,松邊剛試薜蘿衣。
隨來獨鶴相依久,幾度開籠不肯飛。
唐代:
韓熙載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游,舉目無相識。
金風吹我寒,秋月為誰白。不如歸去來,江南有人憶。
未到故鄉時,將為故鄉好。及至親得歸,爭如身不到。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遊,舉目無相識。
金風吹我寒,秋月為誰白。不如歸去來,江南有人憶。
未到故鄉時,將為故鄉好。及至親得歸,爭如身不到。
明代:
葉元玉
西風吹洋河,北風吹洋河,風水相激如鳴珂。少年巳有四方志,今日果向窮邊過。
我有千里驥,可以空駱駝。我有雙龍劍,當為斬黿鼉。
西風吹洋河,北風吹洋河,風水相激如鳴珂。少年巳有四方志,今日果向窮邊過。
我有千裡驥,可以空駱駝。我有雙龍劍,當為斬黿鼉。
清代:
鐘駿聲
好風如縷月如圭,破曉乘軺西復西。野漲忽迷三里渡,村謳猶唱六郎堤。
一鞭古驛尋沙遠,幾樹垂楊映水低。稍喜紅曦猶未透,趁涼且自過前溪。
好風如縷月如圭,破曉乘軺西複西。野漲忽迷三裡渡,村謳猶唱六郎堤。
一鞭古驛尋沙遠,幾樹垂楊映水低。稍喜紅曦猶未透,趁涼且自過前溪。
清代:
馬鼎梅
風濤自吐吞,今古向誰論。山欲截江住,云思挾月奔。
潮洶瓜步闊,峰擁秣陵尊。多少登臨客,都無名姓存。
風濤自吐吞,今古向誰論。山欲截江住,雲思挾月奔。
潮洶瓜步闊,峰擁秣陵尊。多少登臨客,都無名姓存。
宋代:
薛季宣
上元云路玉塵飛,應是虬驂罷會歸。望合郊原人世變,映浮城郭夜燈微。
連天忘卻黃岡縣,際水平將赤壁磯。滾滾長江耐澄撓,浪回鷗鳥一驚翚。
上元雲路玉塵飛,應是虬驂罷會歸。望合郊原人世變,映浮城郭夜燈微。
連天忘卻黃岡縣,際水平將赤壁磯。滾滾長江耐澄撓,浪回鷗鳥一驚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