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軍跛者
回軍跛者。唐代。趙徵明。 既老又不全,始得離邊城。一枝假枯木,步步向南行。去時日一百,來時月一程。常恐道路旁,掩棄狐兔塋。所愿死鄉里,到日不愿生。聞此哀怨詞,念念不忍聽。惜無異人術,倏忽具爾形。
[唐代]:趙徵明
既老又不全,始得離邊城。一枝假枯木,步步向南行。
去時日一百,來時月一程。常恐道路旁,掩棄狐兔塋。
所愿死鄉里,到日不愿生。聞此哀怨詞,念念不忍聽。
惜無異人術,倏忽具爾形。
既老又不全,始得離邊城。一枝假枯木,步步向南行。
去時日一百,來時月一程。常恐道路旁,掩棄狐兔塋。
所願死鄉裡,到日不願生。聞此哀怨詞,念念不忍聽。
惜無異人術,倏忽具爾形。
唐代·趙徵明的簡介
趙徵明,唐代詩人,天水人。《全唐詩》作“趙徵明”,存詩三首。工書,竇臮《述書賦》稱之。詩三首,皆是十分值得重視的佳作。《回軍跛者》寫一個回鄉的跛腳老軍,拄著“一枝假枯木”,步履維艱,“去時日一百,來時月一程”(當年去邊城時能日行百里,現在退役還鄉整整一個月才行短短一程),時刻擔心自己會倒在路旁,“掩棄狐兔塋”,“所愿死鄉里,到日不愿生”(唯一的心愿是能趕回家鄉,立刻死掉),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斷肝腸,其藝術感染力與三國時王粲著名的《七哀詩》相仿佛。后兩首分別寫死別、生離,亦皆寫得悲氣彌天,讀之淚泫,足見徵明鋪陳渲染之功夫。
...〔
? 趙徵明的詩(2篇) 〕
近代:
施蟄存
此水有傲骨,千秋出處艱。左行防陷澤,北注復歸山。
白石漱不盡,貞禽去即還。流香莫嫌近,蘭芷老逾慳。
此水有傲骨,千秋出處艱。左行防陷澤,北注複歸山。
白石漱不盡,貞禽去即還。流香莫嫌近,蘭芷老逾慳。
宋代:
趙師俠
茫茫云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里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茫茫雲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裡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宋代:
文天祥
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宋代:
馬廷鸞
山寒律琯又飛灰,萬壑松風冬起雷。
風景不殊云黯淡,雪霜初霽日徘徊。
山寒律琯又飛灰,萬壑松風冬起雷。
風景不殊雲黯淡,雪霜初霽日徘徊。
宋代:
蘇軾
野鳥游魚信往還,此身同寄水云間。
誰家晚吹殘紅葉,一夜歸心滿舊山。
野鳥遊魚信往還,此身同寄水雲間。
誰家晚吹殘紅葉,一夜歸心滿舊山。
宋代:
陳造
一昨波光修禊事,賓奩俯枕玉奩開。
重游鷗鷺應偷眼,定記曾陪杖屨來。
一昨波光修禊事,賓奩俯枕玉奩開。
重遊鷗鷺應偷眼,定記曾陪杖屨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