詶胡小山鹽臺二首 其二
詶胡小山鹽臺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董其昌。 江海風煙攬轡論,百城守長拜行軒。朅從繡斧臨吳甸,幾為閭閻叩帝閽。挾筆千秋高雪調,熬波萬灶矗云屯。魚鹽豈有藏名者,莫以于旄訪席門。
[明代]:董其昌
江海風煙攬轡論,百城守長拜行軒。朅從繡斧臨吳甸,幾為閭閻叩帝閽。
挾筆千秋高雪調,熬波萬灶矗云屯。魚鹽豈有藏名者,莫以于旄訪席門。
江海風煙攬轡論,百城守長拜行軒。朅從繡斧臨吳甸,幾為閭閻叩帝閽。
挾筆千秋高雪調,熬波萬竈矗雲屯。魚鹽豈有藏名者,莫以于旄訪席門。
唐代·董其昌的簡介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華亭(今上海閔行區馬橋)人,明代書畫家。萬歷十七年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,卒后謚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畫山水,師法董源、巨然、黃公望、倪瓚,筆致清秀中和,恬靜疏曠;用墨明潔雋朗,溫敦淡蕩;青綠設色,古樸典雅。以佛家禪宗喻畫,倡“南北宗”論,為“華亭畫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顏骨趙姿”之美。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。書法出入晉唐,自成一格,能詩文。
...〔
? 董其昌的詩(379篇) 〕
元代:
徐賁
千嶂松風百嶂云,春山行遍此尋君。林園花盡逢人少,賴有鶯聲到處聞。
千嶂松風百嶂雲,春山行遍此尋君。林園花盡逢人少,賴有鶯聲到處聞。
清代:
許傳霈
百卉俱飄息,叢桂出高岡。年年七八月,空際散天香。
有桂獨后發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節霏輕霜。
百卉俱飄息,叢桂出高岡。年年七八月,空際散天香。
有桂獨後發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節霏輕霜。
清代:
陳寶琛
有子端應勝買田,葦間待汝共延緣。不須燈下吳江雨,相見論詩動隔年。
有子端應勝買田,葦間待汝共延緣。不須燈下吳江雨,相見論詩動隔年。
明代:
宗臣
秦塞君校筆,章臺妾倚欄。雁書何寂寞,龍劍有艱難。
烽燧春華暮,琵琶曉淚寒。自知容色落,不忍對花看。
秦塞君校筆,章臺妾倚欄。雁書何寂寞,龍劍有艱難。
烽燧春華暮,琵琶曉淚寒。自知容色落,不忍對花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