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久久网,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,国产精品自拍合集,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,www.草草影院

主頁 > 名句 > 王安石的名句 > 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
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
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譯文及注釋

譯文

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(jīng)過去,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。

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,都把舊的桃符取下?lián)Q上新的桃符。

注釋

元日: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,即春節(jié)。

爆竹: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(fā)出的響聲。用來驅鬼避邪,后來演變成放鞭炮。一歲除:一年已盡。除,逝去。

屠蘇:“指屠蘇酒,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,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,以驅邪避瘟疫,求得長壽。

千門萬戶:形容門戶眾多,人口稠密。曈曈: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。

桃:桃符,古代一種風俗,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、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,懸掛在門旁,用來壓邪。也作春聯(lián)。

參考資料:

1、張鳴.宋詩選:人民文學出版社,2007:160

2、李夢生.宋詩三百首全解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07:65

3、黃瑞云.宋詩三百首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7:59

創(chuàng)作背景

  此詩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。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危機以及遼、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,1068年,宋神宗召王安石“越次入對”,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。次年任參知政事,主持變法。同年新年,王安石聯(lián)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,有感創(chuàng)作了此詩。

參考資料:

1、張鳴.宋詩選:人民文學出版社,2007:160

2、黃瑞云.宋詩三百首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7:59

鑒賞

 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、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,抒發(fā)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。

  首句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,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,迎來新年。起句緊扣題目,渲染春節(jié)熱鬧歡樂的氣氛。次句“春風送暖入屠蘇”,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,開懷暢飲屠蘇酒。第三句“千門萬戶曈曈日”,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。用“曈曈”表現(xiàn)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,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。結句“總把新桃換舊符”,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,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。“桃符”是一種繪有神像、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。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,換上新桃符。“新桃換舊符”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,形象地表現(xiàn)了萬象更新的景象。

 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,還是詩人。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(nèi)容。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,抒寫自己執(zhí)政變法,除舊布新,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。

王安石簡介

宋代·王安石的簡介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號半山,謚文,封荊國公。世人又稱王荊公。漢族,北宋撫州臨川人(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(qū)鄧家巷人),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歐陽修稱贊王安石:“翰林風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憐心尚在,后來誰與子爭先。”傳世文集有《王臨川集》、《臨川集拾遺》等。其詩文各體兼擅,詞雖不多,但亦擅長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。”

...〔 ? 的詩(1607篇)

猜你喜歡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 | 日韩经典第一页 |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| 天天干狠狠 | 天天想你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版 | 国产操操|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| 国产电影一级 | 青青久久国产 |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| 六月天色婷婷 | 男女无遮挡一进一出视频 |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|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| 日韩欧美~中文字幕 |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| 九九精品视频一区在线 | 国产精选一区 | 色婷婷免费视频 | 二区视频|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| 六月丁香啪啪六月激情 | 97在线视频免费公开观看 | 婷婷六月激情在线综合激情 |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| 天天干国产 |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| 久久99久久成人免费播放 |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|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| 人人艹在线视频 | 99久久999久久久综合精品涩 | 可以在线观看的懂得视频 |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|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|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|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| 免费一级毛片在播放视频 |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|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 | 久久精品香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