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綠林豪客 | 綠林:西漢王匡、王鳳為首的“綠林軍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?jìng)θ嗣竦娜罕I股匪。 | 唐 李涉《井欄砂宿遇夜客》詩:“暮雨瀟瀟江上村,綠林豪客夜知聞。”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(qiáng)盜。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?!?/td>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綠水,日在目前,無復(fù)俗累?!?/td> |
綠林強(qiáng)盜 | 指山林的強(qiáng)盜。 | 魯迅《書信集 致趙家璧》:“試看綠林強(qiáng)盜,怎樣不惜錢財(cái)以買盒子炮,就可知道?!?/td>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(fēng)擺動(dòng)。 | 唐 柳宗元《袁家渴記》:“每風(fēng)自四山而下,振動(dòng)大木,掩苒眾草,紛紅駭綠,蓊葧香氣。” |
牡丹雖好,全仗綠葉扶持 |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總得有人在旁協(xié)助。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110回:“俗話說的,‘牡丹雖好,全仗綠葉扶持’。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,那些人還幫著嗎?” |
綠林好漢 | 綠林:古代山名;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帶。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(jí)的人們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劉玄傳》:“王莽末,南方饑饉,人庶群入野澤,掘鳧茈而食之,更相侵奪?!谑侵T亡命馬武、王常、成母等往從之;共攻離鄉(xiāng),聚藏于綠林中,數(shù)月間至七八千人。” |
橙黃橘綠 | 指秋季景物。 | 宋·蘇軾《贈(zèng)劉景文》詩:“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(shí)?!?/td> |
燈紅酒綠 | 燈光與酒色;紅綠相映。形容嬌奢淫逸的生活;也形容娛樂場(chǎng)所的繁華景象。也作“酒綠燈紅”。 | 徐遲《牡丹》五:“燈紅酒綠、珠光寶氣的社會(huì),只能使她感到窒息?!?/td> |
花花綠綠 | 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。后來形容顏色鮮明多彩。 | 金 元好問《又解嘲二首》:“雁后花前日日閑,頗思尊酒慰愁顏。憑君細(xì)數(shù)東州客,誰在花花綠綠間?” |
顏丹鬢綠 | 見“顏丹鬢綠”。 | 清·龔自珍《能令公少年行》:“酌我五石云母鐘,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(zhēng)光風(fēng)。” |
霜凋夏綠 | 猶言冬去春來。謂時(shí)光的流逝。 | 清·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》:“撰有詩句數(shù)卷,尚未成書,霜凋夏綠,其稿不知流落何所?!?/td> |
綠水青山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 元 馬致遠(yuǎn)《撥不斷》曲:“九重天,二十年,龍樓鳳閣都曾見,綠水青山任自然。” |
綠葉成陰 | 指綠葉繁茂覆蓋成蔭。比喻女子青春已逝,兒女成行。 | 宋 計(jì)有功《唐詩紀(jì)事 杜牧》:“自是尋春去校遲,不須惆悵怨芳時(shí)??耧L(fēng)落盡深紅色,綠葉成陰子滿枝?!?/td> |
柳綠桃紅 | 形容美麗的春景。 | 明 無名氏《大劫牢》第四折:“試看這柳綠桃紅……青山綠水,寶馬香車,游人共喜?!?/td> |
綠鬢紅顏 | 指年輕女子。同“綠鬢朱顏”。 | 清 洪楝園《后南柯 檀謀》:“霎時(shí)綠鬢紅顏都成孤寡,并不勞挨門搜括?!?/td> |
紅愁綠慘 | 比喻愁思滿懷,容易傷感。 | 元·無名氏《村樂堂》第四折:“我則見綠慘紅愁減了精神,為何因,背地里將啼痕來揾。” |
綠林豪士 | 指綠林中本領(lǐng)出眾的人物。 | 陶成章《浙案紀(jì)略》上卷第四章第二節(jié):“其同鄉(xiāng)許振鵬……去之寧波,由王金發(fā)介紹,因得入大嵐山,連結(jié)綠林豪士?!?/td> |
綠慘紅銷 | 指婦女的種種愁恨。同“綠慘紅愁”。 | 明 湯顯祖《紫釵記 醉俠閑評(píng)》:“心憔,難聽他綠慘紅銷。” |
施緋拖綠 | 形容衣衫不整。 | 清曹寅《呼盧歌》:“袒呼不辨王與李,施緋拖綠須眉張。” |
牡丹雖好,全憑綠葉扶持 |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總得有人在旁協(xié)助。 | 清 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十二回:“也不像兩個(gè)人打,就如一對(duì)猛虎爭(zhēng)餐,擂臺(tái)上流做一團(tuán)。牡丹雖好,全憑綠葉扶持。” |
紅燈綠酒 | 指歡樂的生活。形容奢侈糜爛的生活。 | 清·黃遵憲《鄰婦嘆》詩:“遙聞長(zhǎng)官高堂上,紅燈綠酒歡未足?!?/td> |
脫白掛綠 | 脫去白衣,換上綠袍。謂初登仕途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今幸已脫白掛綠,何不且到丈人家里,與他們歡慶一番?!?/td> |
愁紅怨綠 | 見“愁紅慘綠”。 | 宋·范成大《窗前木芙蓉》詩:“更憑青女留連得,未作愁紅怨綠看。” |
朱顏綠發(fā) | 指青春年少。 | 宋·沈遘《送句諶通判穎川》詩:“朱顏綠發(fā)出塵土,長(zhǎng)纓高蓋生清風(fēng)?!泵鳌な┠外帧端疂G傳》第四十二回:“宋江看那女童時(shí),但見:朱顏綠發(fā),皓齒明眸。” |
紅瘦綠肥 | 綠葉茂盛,紅花凋謝。形容暮春景色。 | 宋·吳禮文《桃源憶故人暮春》詞:“畫橋流水飛花舞,柳外斜風(fēng)細(xì)雨。紅瘦綠肥春暮,腸斷桃源路。” |
面紅面綠 | 見“面紅面赤”。 | 《廿載繁華夢(mèng)》第九回:“自己進(jìn)他門以來,未有半點(diǎn)面紅面綠,他不負(fù)我,我怎好負(fù)他?” |
綠衣黃里 | 綠、黃:古時(shí)以黃色為正色,綠為閑色。以綠色為衣,用黃色為里。舊喻尊卑反置,貴賤顛倒。 | 《詩·邶風(fēng)·綠衣》:“綠兮衣兮,綠衣黃里。心之憂矣,曷維其已。” |
暗綠稀紅 | 猶言綠肥紅瘦。形容葉盛花稀的暮春景象。 | 明 陳汝元《金蓮記 歸田》:“況當(dāng)殘春初夏之時(shí),正值暗綠稀紅之候,頓起愁緒,怎生消悶懷?” |
柳綠花紅 |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。 | 宋 釋普濟(jì)《五燈會(huì)元 酒仙遇仙禪師》:“秋至山寒水冷,春來柳綠花紅。一點(diǎn)動(dòng)隨萬變,江村煙雨蒙蒙。” |
牡丹雖好,終須綠葉扶持 | 扶持:扶助。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個(gè)幫襯。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九回:“有了銀錢,卻又只怕沒人,又道是‘牡丹花好,終須綠葉扶持’?!?/td> |
朱顏綠鬢 | 朱:紅色。形容青春年少。 | 宋·辛棄疾《洞仙歌·壽葉丞相》:“見朱顏綠鬢 ,玉帶金魚。” |
荷花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 | 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全國代表會(huì)議上的講話》:“人是要幫助的?!苫m好,也要綠葉扶持’。” |
慘綠愁紅 | 綠:綠葉;紅:紅花。指經(jīng)過風(fēng)雨摧殘的殘花敗葉。 | 宋 柳永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自春來,慘綠愁紅,芳心是事可可?!?/td> |
紅男綠女 | 指穿著各種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。 | 清 舒位《修簫譜傳奇》:“紅男綠女,到如今野草荒田。” |
桃紅柳綠 | 桃花嫣紅,柳枝碧綠。形容花木繁盛、色彩鮮艷的春景。 | 元 貫云石《小梁州 春》:“春風(fēng)花草滿園香,馬系在垂楊,桃紅柳綠映池塘?!?/td> |
綠衣使者 | 原指鸚鵡,近代稱郵遞員。 | 五代 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 鸚鵡告事》:“其時(shí)仆妾輩并無所覺,惟有鸚鵡一只在堂前架上。……封鸚鵡為‘綠衣使者’?!?/td> |
綠慘紅愁 | 指婦女的種種愁恨。綠、紅,指黑鬢紅顏。 | 宋 羅燁《醉翁談錄 小說開辟》:“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(zhàn);論閨怨遺佳人綠慘紅愁。” |
砌紅堆綠 | 形容春日花木繁榮的景象。 | 宋·張孝祥《滿江紅·思?xì)w寄柳州》:“想一年好處,砌紅堆綠。” |
綠草如茵 | 綠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鋪的褥子。常指可供臨時(shí)休憩的草地。亦作“碧草如茵”。 | |
慘綠少年 | 慘綠:淺綠,指服色。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。后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。 | 唐 張固《幽閑鼓吹》:“喜曰:‘皆爾之儔也,不足憂矣!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?!鹪唬骸a(bǔ)闕杜黃裳。’” |
牡丹雖好,也得綠葉扶持 |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總得有人幫助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95回:“‘牡丹雖好,也得綠葉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個(gè),就歪歪到那里去?” |
粉白黛綠 | 泛指女子的妝飾。 | 唐 韓愈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飄輕裾,翳長(zhǎng)袖,粉白黛綠者,列屋而閑居?!?/td> |
大紅大綠 | 謂顏色濃艷。 | 老舍《新時(shí)代的舊悲劇》七:“各處都是新油飾的,大紅大綠,象個(gè)鄉(xiāng)下的新娘子,盡力打扮而怪難受的?!?/td> |
綠暗紅稀 | 形容暮春時(shí)綠蔭幽暗、紅花凋謝的景象。 | 唐 韓琮《暮春滻水送別》:“綠暗紅稀出鳳城,暮云樓閣古今情。” |
青枝綠葉 | ①青綠色的枝葉。多指生長(zhǎng)茂盛的樹木。②比喻年輕。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六回:“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,放在煉丹爐里,炙得焦干,送來還我,是我拿了插在瓶中,一晝夜,復(fù)得青枝綠葉,與舊相同?!?/td> |
花紅柳綠 | 紅紅的花兒;綠綠的柳條。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;也形容顏色鮮艷多彩。 | 五代 前蜀 魏承班《生查子》詞:“花紅柳綠間晴空。” |
視丹如綠 | 丹:紅。把紅的看成綠的。形容因過分憂愁而目視昏花。 | 三國魏·郭遐叔《贈(zèng)嵇叔夜》詩:“心之憂矣,視丹如綠?!?/td> |
綠蓑青笠 | 綠草編的蓑衣,青竹編的斗笠。形容漁翁的打扮。 | 唐·張志和《漁父歌》:“西塞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(fēng)細(xì)雨不須歸?!?/td> |
牡丹花好,終須綠葉扶持 |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總得有人幫助。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9回:“有了銀錢,卻又只怕沒人,又道是:牡丹花好,終須綠葉扶持?!?/td> |
紅情綠意 | 形容艷麗的春天景色。 | 宋 文同《約春》詩:“紅情綠意知多少,盡入涇川萬樹花。” |
綠葉成蔭 |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。 | 宋 計(jì)有功《唐詩紀(jì)事 杜牧》:“狂風(fēng)落盡深紅色,綠葉成陰子滿枝。” |
愁紅慘綠 | 紅、綠:指花、葉。指經(jīng)過風(fēng)雨摧殘的殘花敗葉。多寄以對(duì)身世凄涼的感情。 | 宋 柳永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自春來,慘綠愁紅,芳心是事可可。宋 辛棄疾《鷓鴣天 賦牡丹》詞:“愁紅慘綠今宵看,恰似吳宮教陣圖。 |
水綠山青 | 形容山水景色艷麗如畫。 | 清·洪昇《長(zhǎng)生殿·聞鈴》:“只是對(duì)此鳥啼花落,水綠山青,無非助朕悲懷?!?/td> |
說白道綠 | 說長(zhǎng)道短,信口雌黃。比喻對(duì)人對(duì)事任意評(píng)論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1回:“正在那里張家長(zhǎng)、李家短,說白道綠?!?/td> |
綠酒紅燈 | 形容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。 | 清 梁章鉅《歸田瑣記 北東園日記詩》:“天倫樂事萃華堂,綠酒紅燈夜未央?!?/td> |
綠珠墜樓 | 綠珠:古代人名,歌女。歌女綠珠跳樓自殺保節(jié) | 宋·樂史《綠珠傳》:“蓋一婢子,不知書而能感主恩,憤不顧身。其志烈懔懔,誠足使后人仰慕歌詠也?!?/td> |
橙黃桔綠 | 橙子黃熟,桔子還綠。指秋天宜人的景色。 | 宋 蘇軾《贈(zèng)劉景文》詩:“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桔綠時(shí)。” |
綠肥紅瘦 | 綠:指葉;紅:指花;肥:長(zhǎng)得旺;瘦:枯萎。草木綠葉茂盛而花朵卻萎凋稀少。形容暮春景色。 | 宋 李清照《如夢(mèng)令》詞:“知否?知否?應(yīng)是綠肥紅瘦?!?/td> |
露紅煙綠 | 見“露紅煙紫”。 | 宋·晏幾道《泛清波摘遍》詞:“催花雨小,著柳風(fēng)柔,都似去年時(shí)侯好。露紅煙綠,盡有狂情斗春早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