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宴安鴆毒 | 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。 | 《左傳 閔公元年》:“宴安鴆毒,不可懷也。”杜預注:“以宴安比之鴆毒。” |
宴安鳩毒 | 宴安:貪圖安逸、享樂;鳩毒:喝毒酒自殺。安樂就象毒藥。指貪圖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殺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閔公元年》:“宴安鳩毒,不可懷也。” |
鴻門宴 | 鴻門:地名,今陜西臨潼東北。指不懷好意的宴請或加害客人的宴會。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。至鴻門,謝曰:……” |
河清海宴 | 見“河清海晏”。 | 明·張居正《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》:“垂衣而治,際河清海宴之期;乘鉞有虔,鼓雷厲風飛烈。” |
河海清宴 | 見“河清海晏”。 | 清·納蘭性德《金山歌》:“河海清宴,中外樂康。” |
宴安酖毒 | 見“宴安鴆毒”。 | |
新昏宴爾 | 見“新婚燕爾”。 | 清·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文理》:“以謂凡對明月與聽霖雨,必須用此悲感,方可領略,則適當良友乍逢及新昏宴爾之人,必不信矣。” |
宴爾新婚 | 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,后反其意,用作慶賀新婚之辭。形容新婚時的歡樂。 | 《詩經·邶風·谷風》:“燕爾新婚,如兄如弟。” |
時清海宴 | 時世清平,四方安定。 | 《敦煌曲子詞·獻忠心》:“時清海宴定風波,恩光六塞,瑞氣遍山坡。” |
新婚宴爾 | 宴爾:快樂愉悅,亦作“燕爾”。形容新婚快樂。亦作“燕爾新婚”、“新婚燕爾”。 | 清·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文理》:“必須用此悲感,方可領略,則適當良友乍逢及新婚宴爾之人,必不信矣。” |
朝歌暮宴 | 朝:早晨。從早到晚不是歌舞就是宴飲。形容歡娛無度的生活。 | 元·白仁甫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寡人自從太真入宮,朝歌暮宴,無有虛日。” |
逾庖而宴 | 逾:越過,穿過;庖:廚房。越過廚房去吃飯。指辦事不合情理。 | 明·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:“東犬西吠,客逾庖而宴。” |
海宴河清 | 滄海波平,黃河水清。形容國內安定,天下太平。 | 五代·歐陽熙《龍壽院光化大師碑銘》:“旋聞海宴河清,遠播民舒物泰。” |
盛宴難再 | 筵:酒席。盛大的宴會難再遇到。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。 |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勝地不常,盛筵難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