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晏安鴆毒 | 晏:安逸;鴆:傳說中的毒鳥,用其羽毛泡酒,有劇毒。指貪圖享樂等于喝毒酒自殺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閔公元年》:“宴安鴆毒,不可懷也。” |
晏然自若 | 晏然:平靜安定的樣子;自若:不變常態。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。 | 《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》:“南陽太守張咨,聞軍至,晏然自若。” |
晏開之警 | 晏,晚也。有警急則門開得晚也。形容時世不安寧。 | 《后漢書 耿國傳》:“令東捍鮮卑,北拒匈媽,率厲四夷,完復邊郡,使塞下無晏開之警。” |
海晏河清 | 黃河水清;大海波平浪靜。比喻太平盛世。河:黃河;晏:平靜。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潭州水西南臺道遵和尚》:“一言啟口,振動乾坤,山河大地,海宴河清。” |
河清海晏 | 河:黃河;晏:平靜。黃河水清了,大海沒有浪了。比喻天下太平。 | 唐 顧況《八月五日歌》:“率土普天無不樂,河清海晏窮寥廓。” |
早朝晏罷 | 很早上朝,很遲退朝。謂勤于政事。 | 《呂氏春秋·禁塞》:“早朝晏罷,以告制兵者。” |
海晏河澄 | 晏:平靜;河:黃河;澄:清澈。黃河水清,大海波平浪靜。比喻天下太平。 | 清·魏源《秦淮燈船引》:“海晏河澄二百年,那信鯨鯢吞士女。” |
蚤朝晏退 | 謂早出視事,及晩才退。謂勤于政事。 | |
處之晏然 | 晏然:平靜的樣子。指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。 | 宋·秦觀《圓通禪師行狀》:“事雖交至錯出,處之晏然。” |
河溓海晏 | 見“河溓海夷”。 | 唐·陳集源《龍龕道場銘序》:“地平天成,河溓海晏。” |
宮車晏駕 | 晏:遲。宮車遲出。舊為帝王死亡的諱辭。 | 《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》:“宮車一日晏駕,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。” |
晏安酖毒 | 謂貪圖安逸享樂等于飲毒酒自殺。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