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黃鐘大呂 | 黃鐘: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;陰、陽各六律。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;聲調最洪大、響亮;大呂: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。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、莊嚴、高妙。 | 《陸九淵集 語錄下》:“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,發達九地,真啟洙泗鄒魯之秘,其可不傳耶?” |
狗咬呂洞賓 | 呂洞賓:傳說中的八仙之一。狗見了呂洞賓這樣做善事的好人也咬,用來罵人不識好歹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5回:“沒良心的,狗咬呂洞賓,不識好人心。” |
呂安題鳳 | 比喻造訪不遇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簡傲》:“嵇康與呂安善,每一相思,千里命駕。安后來,值康不在,喜出戶延之,不入。題門上作‘鳳’字而去。” |
呂端大事不糊涂 | 喻指辦事堅持原則。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。 | 《宋史·呂端傳》:“太宗欲相端。或曰:‘端為人糊涂。’太宗曰:‘端小事糊涂,大事不糊涂。’決意相之。” |
九鼎大呂 | 比喻說得話力量大,分量重。 | 《史記·平原君列傳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。” |
洪鐘大呂 | 大呂:陽律中排第四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、莊嚴、高妙。 | 明·李贄《焚書·復焦弱侯》:“至其真洪鐘大呂,大扣大鳴,小扣小應,俱系精神骨髓所在。” |
呂武操莽 | 呂雉、武則天、曹操、王莽的合稱。舊時都被認為是以陰謀手段篡奪君位的野心家。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。 | 梁啟超《復金山中華會館書》:“即不愛皇,即不愛國,亦當愛身家,其忍聽呂武操莽為我寫賣奴契也?” |
張三呂四 |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 | 宋·何承裕《戲為舉子對句》詩:“曉來狗吠張三婦,日暮猿啼呂四妻。” |
知音諳呂 | 諳:熟悉;呂: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,泛指音樂。指深通樂律。 | 明·桑紹良《獨樂園》第三折:“一個家知音諳呂,一個家唾玉噴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