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離情別緒 | 分離前后惜別、相思的愁苦情緒。 | 宋 柳永《晝夜樂》:“何期小會幽歡,變作離情別緒。” |
思緒萬千 | 思緒:思想的頭緒。萬千:極多。指思想的頭緒相當多,思慮復雜多端。 | |
千頭萬緒 | 形容事情頭緒很多;復雜紛繁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類語》:“人只是此仁義禮智四種心,如春夏秋冬,千頭萬緒,只是此四種心發出來?!?/td> |
千端萬緒 | 形容事情雜,頭緒多。 | 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求道益命,千端萬緒,皆須五帝六甲靈飛之術?!?/td> |
兩頭三緒 | 形容心意煩亂。 | 元·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四折:“都則道百媚千嬌,送的人四分五落,兩頭三緒?!?/td> |
茫無端緒 | 毫無頭緒,紛亂缺乏條理。 |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男子不知何自來,亦無識者,研問鄰里,茫無端緒?!?/td> |
心緒如麻 | 猶心亂如麻。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六回:“某因心緒如麻,忘卻一語:此間有一奇士,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。使君何不求之?” |
井井有緒 | 見“井井有序”。 | 柳青《狠透鐵》:“起早貪黑地奔波,飼養上、副業上、保管上,樣樣項項料理得井井有緒。” |
萬緒千頭 | 緒:絲頭。比喻事情的開端,頭緒非常多。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自誡令》:“機等吹毛求疵,千端萬緒,然終無可言者?!?/td> |
蟬聯蠶緒 | 蟬聯:連續相承;緒:絲頭。比喻連接相承。 | 宋·沈遼《<蘇州承天寺永安長老語錄>序》:“昔如來以正法眼藏授大迦葉,蟬聯蠶緒,以傳于今?!?/td> |
孤學墜緒 | 將要失傳的學問典籍。 | 清·龔自珍《語錄·書戴氏定本〈水經〉》:“是本孔氏繼涵刻入《微波榭叢書》中,不為矣孤學墜緒。” |
茫無頭緒 | 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沒有邊際;頭緒:復雜紛亂的事情中的條理。形容一點頭緒也沒有;或事情摸不到邊;不知從何而起。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8回:“這幾天撫臺正為這事茫無頭緒,得了這個信,便傳兩司來商議?!?/td> |
萬緒千端 | 緒:絲頭。比喻事情的開端,頭緒非常多。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自誡令》:“機等吹毛求疵,千端萬緒,然終無可言者。” |
心緒不寧 | 寧:安寧,安定。焦急不安。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85回:“朕心緒不寧,教汝等且退,何故又來!” |
愁緒如麻 | 愁緒:憂愁的心緒。麻:亂麻。憂愁的思慮像亂麻一樣。形容煩愁之極。 | 明·羅貫中《平妖傳》第三回:“心兒里愁緒如麻,把個活動動的人兒,都困做了籠中之鳥?!?/td> |
沒心沒緒 | 沒有心思與情緒。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5回:“襲人等每日提心吊膽,寶玉也好幾天不上學,只是怔怔的,不言不語,沒心沒緒的?!?/td> |
沒情沒緒 | 情緒低落的樣子。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八卷:“崔寧到家中,沒情沒緒,走進房中,只見渾家坐在床上?!?/td> |
千愁萬緒 | 許許多多憂愁和思緒。 | 宋·柳永《女冠子》:“好天良夜,無端惹起千愁萬緒?!?/td> |
千緒萬端 | 猶千端萬緒。 | 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終日斂膝危坐,閫外多事,千緒萬端,罔有遺漏?!?/td> |
三頭兩緒 | 形容事務繁雜,不易弄清頭緒。 | 宋 朱熹《答張敬夫書》:“則不免將一個心把捉另一個心,外面未有一事時,里面已是三頭兩緒?!?/td> |
紹休圣緒 | 紹:繼續,接續;休:美;緒:前人未完成的功業。指繼承前人的美好事業。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興廉舉孝,庶幾成風,紹休圣緒。” |
心緒恍惚 | 恍惚:神志不清,精神不集中。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。 | 戰國 楚 宋玉《神女賦》:“精神恍惚,若有所喜。”唐 王洙《東陽夜怪錄》:“自虛心神恍惚,未敢遽前捫攖?!?/td> |
衣冠緒余 | 緒余:殘余。世家大族的后代。 | 《周書·薛善傳》:“與兄忝是衣冠緒余,荷國榮寵。” |
千條萬緒 | 猶千端萬緒。 | 《朱子語類》卷四一:“千條萬緒,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。夫子所以說‘吾道一以貫之’,曾子曰‘忠恕而已矣’,是也?!?/td> |
加緒含容 | 緒:功績。增加功績,包含寬容。 | |
無情無緒 | 沒有心思,苦悶無聊。 |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?!?/td> |
遺聲墜緒 | 指行將絕滅的詩歌創作傳統。 | 況周頤《蕙風詞話續編》卷一:“我朝唯納蘭公子,深入北宋唐奧。遺聲墜緒,二百年后,乃為足下拾得,是何神術,欽佩欽佩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