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江城》:“二姊葛氏,為人狡黠善辨,顧影弄姿,貌不及江城,而悍妒忌與埒。姊妹相逢無他語,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。” |
婀娜多姿 | 婀娜:柔軟而美好。形容各種輕盈軟美的姿態。 | 三國 魏 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華容婀娜令我忘餐?!?/td> |
千姿百態 | 形容姿態多種多樣。 | 蔣子龍《好景門》:“食客五花八門,論服飾千姿百態,論膚色黃白都有。” |
搔首弄姿 | 搔:用手指梳;弄:賣弄。原指修飾儀容。后形容裝腔作勢賣弄風情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李固傳》:“大行在殯,路人掩涕。固獨胡粉飾貌,搔頭弄姿,盤旋偃仰,從容冶步,曾無慘怛之心?!?/td> |
鶴骨松姿 | 清奇不凡的氣質。多指修道者的形貌。 | 金·元好問《普照范煉師寫真》詩之三:“鶴骨松姿又一奇,化身千億更無疑?!?/td> |
妍姿艷質 | 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。 | |
蘭姿蕙質 | 姿:容貌,姿態;蕙:香草;蕙質:比喻美質。比喻女子聰慧美麗。 | 元·施君美《幽閨記·少不知愁》:“蘭姿蕙質,香肌稱羅綺?!?/td> |
天姿國色 | 天姿:天生的姿色;國色:女子美色冠絕全國。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。 | 《公羊傳 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顏夫人者,嫗盈女也,國色也?!稘h武帝內傳》:“修短得中,天姿掩藹,容顏絕世?!?/td> |
搔頭弄姿 | 原指梳妝打扮。后形容女子賣弄姿色(含貶義)。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李固傳》:“大行在殯,路人掩涕。固獨胡粉飾貌,搔頭弄姿,槃旋偃仰,從容冶步,曾無慘怛之心。” |
英姿勃勃 | 英俊而富有朝氣的樣子。 | 劉白羽《火》:“這時,我看見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,他的面頰燒黑了,頭發燒焦了,可是從他向上揚著的短短眉毛上,還顯露出一種英姿勃勃的神氣。” |
鳳表龍姿 | 形容英俊的儀表。 | 明 張鳳翼《紅拂記 俊杰知時》:“瞥然一見,鳳表龍姿自出群,雌雄勝負隱然分?!?/td> |
英姿颯爽 | 英姿:英俊的風姿;颯爽:豪邁;矯健;精神煥發。形容矯健威武;精神煥發的姿態。 | 唐 杜甫《丹青引贈曹將軍霸》:“褒公鄂公毛發動,英姿颯爽來酣戰。” |
國色天姿 | 國色:女子美色冠絕全國;天姿:天生的姿色。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。 | 《公羊傳 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顏夫人者,嫗盈女也,國色也。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修短得中,天姿掩藹,容顏絕世?!?/td> |
綽約多姿 | 綽約:姿態優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體態的美。 |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年可四十余,綽約多姿,談笑甚媚。” |
姿意妄為 | 任意胡作非為,常指極端地固執己見和偏愛自己的習慣,常含有一種幾乎難以抑制的反復無常的意味。 | |
仙姿佚貌 | 仙子的姿質,秀逸的容貌。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。佚,通“逸”。 |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彈詞》:“那娘娘生得來仙姿佚貌,說不盡幽閑窈窕?!?/td> |
蒲柳之姿 | 蒲柳:蒲和柳皆望秋先凋,引伸為早衰。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“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質,經霜彌茂?!?/td> |
妍姿妖艷 | 妍:美好;妖艷:美麗而嫵媚。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嬌美,氣質出眾。 | 三國·魏·鐘會《菊花賦》:“乃有毛嬙、西施、荊姬、秦嬴,妍姿妖艷,一顧傾城?!?/td> |
龍章鳳姿 | 章:文采。蛟龍的文采,鳳凰的姿容。比喻風采出眾。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“嵇康身長七尺八寸,風姿特秀。”劉孝標注引《嵇康別傳》:“康長七尺八寸,偉容色,土木形骸,不加飾厲,而龍章鳳姿,天質自然?!?/td> |
鶴發松姿 | 白色的頭發,松樹的姿態。形容人雖老猶健。 | 金·元好問《紫微劉丈山水為濟川賦》詩:“千章古木散巖谷,鶴發松姿馀典刑?!?/td> |
雄姿英發 | 姿容威武雄壯。 | 宋·蘇軾《念媽嬌·赤壁懷古》詞:“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出嫁了,雄姿英發。” |
風姿綽約 | 風:風度;綽約: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風韻姿態柔美動人。 | 王朔《玩兒的就是心跳》:“我們往不遠處一張餐桌上看,果然有個風姿綽約的女子獨坐桌旁擺著筷子等菜?!?/td> |
故作姿態 | 指假裝具有藝術效果的姿勢或假裝的模樣。 | 王朔《永失我愛》:“‘我就喜歡你這樣。’我沖她背影嚷,‘不怕說實話,就怕故作姿態。’” |
仙姿玉貌 | 形容女子姿態容貌都美。 | 唐·鄭《津陽門》詩:“鳴鞭后騎何躞蹀,宮妝禁袖皆仙姿?!薄稑犯娂m怨》:“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釵獨相問?!?/td> |
龍顏鳳姿 | 指帝王之相。 | 唐·韓偓《迷樓記》:“陛下享天下之富貴,圣貌軒逸,龍顏鳳姿,而不自愛重?!?/td> |
顧盼生姿 | 姿:姿色,姿態?;厥滋а壑g就有美妙的姿色。形容眉目傳神,姿態動人。 | 三國·魏·嵇康《贈秀才入軍》:“風馳電逝,躡景追風;凌歷中原,顧盼生姿。” |
英姿煥發 | 英姿:英勇威武姿態;煥發:光彩四射。形容英俊威武的樣子。 | 宋·蘇軾《念媽嬌·赤壁懷古》詞:“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出嫁了,雄姿英發。” |
千姿萬態 | 見“千姿百態”。 | 賀敬之《桂林山水歌》:“望不盡,千姿萬態獨秀峰?!?/td> |
颯爽英姿 | 颯爽:豪邁矯?。挥⒆耍河⒂峦涞淖藨B。形容英俊威武、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 清 黃遵憲《題黃佐廷贈尉遺像》詩:“不將褒鄂畫凌煙,颯爽英姿尚凜然。” |
豐姿冶麗 | 容貌姿態艷麗到極點了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眾人抬頭一看,果然豐姿冶麗,絕世無雙。” |
鸞姿鳳態 | 比喻神仙的儀態。 | 《云笈七簽》卷五:“弟子十八人,并皆殊秀,然鸞姿鳳態,眇映云松者,有韋法昭、司馬子微、郭崇真?!?/td> |
掩映生姿 | 掩映:隱約映襯。指景物互相襯托更顯出景物的美。 | 曾樸《孽?;ā返?0回:“兩邊碧渠如鏡,掩映生姿?!?/td> |
仙姿玉質 |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潔。 | 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·梅雪爭艷》:“他兩家仙姿玉質從無上,壓倒群芳?!?/td> |
筆墨橫姿 | 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。 | 清 伍崇曜《〈陶庵夢憶〉跋》:“雖間涉游戲三昧,而奇情壯采,議論風生,筆墨橫姿,幾令讀者心目俱眩,亦異才也。” |
豐姿綽約 | 豐姿:風姿,風度姿態。綽約:柔美的樣子。形容女子體態柔美,神采飄逸。同“豐神綽約”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一回頭時,卻見那轎子里坐著個十四五歲的不長不短、不肥不瘦的女郎,面如瓜子,臉若桃花,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,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,似曾相識,莫道無情,正是說不盡的體態風流,豐姿綽約。” |
玉骨冰姿 | 像冰一樣的肌膚,像玉一樣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潔美的體膚。 | 宋·辛棄疾《鷓鴣天·賦梅》:“若將玉骨冰姿比,李蔡為人在下中?!?/td> |
龍姿鳳采 | 形容姿態風采非凡。 |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15回:“陶安見太祖龍姿鳳采,也自羨得所主?!?/td> |
濁質凡姿 | 凡庸的姿質。 |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聞樂》:“想我濁質凡姿,今夕得到月府,好僥幸也?!?/td> |
仙姿玉色 | 形容女子姿態容貌極美。 | 明 謝讜《四喜記 巧夕宮筵》:“宮中鄭娘娘,乃是鄭參政之女,數月前選入宮中,仙姿玉色,世上無雙。” |
鳳骨龍姿 |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。 | 《云笈七簽》卷四:“今視子之質,實霄景高煥,圓精重照,鳳骨龍姿,腦色寶曜。” |
英姿勃發 | 英勇威武,神采四溢。 | 賴少其《<錢松喦畫集>序》:“現在的畫面上舍棄了兩棵大黃桷樹,把柏樹從小改大,使其英姿勃發,昂首挺立。” |
顧盼多姿 | 見“顧盼生姿”。 | 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王昭君,十九歲……一雙秋水似的眼睛,神采清明,顧盼多姿?!?/td> |
霞姿月韻 | 比喻俊美清雅的儀態和風度。 | |
郎才女姿 | 見“郎才女貌”。 | 明·張鳳翼《紅拂記·擲家圖國》:“為郎才女姿,非是云邀雨期,這情蹤傍人怎知?” |
英姿邁往 | 邁往:超越前人。英俊威武的姿態超越前人。 | 宋·陸游《鄉士請妙相講主疏》:“某人英姿邁往,雋辯絕倫,早集布金之園,久造笑云之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