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魚魯帝虎 | 謂將魚誤寫作魯,帝誤寫作虎。泛指文字錯訛。 | 清·金桌《〈南海百詠〉跋》:“余家向有鈔本,承訛踵謬,不無魚魯帝虎之失,恨不能一一訂正之。” |
魯魚亥豕 | 魯字和魚字、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;容易寫錯。把“魯”字寫成“魚”字;把“亥”字寫成“豕”字。比喻文字傳抄的錯誤。 |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察傳》:“有讀史記者曰:‘晉師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與三相近,豕與亥相似?!?/td> |
魯陽麾戈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唐·楊炯《渾天賦》:“魯陽麾戈兮轉于西日,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。” |
魯莽滅裂 | 形容行動粗魯莽撞,做事草率,不負責任。 | 《莊子·則陽》:“君為政焉勿鹵莽,治民焉勿滅裂?!?/td> |
魯戈揮日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明·李東陽《登五星廟瑞芝亭》詩:“鬼斧鑿空通鳥道,魯戈揮日駐云梯?!?/td> |
魯戈回日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清·丘逢甲《和平里行》:“魯戈回日難中天,潮生潮落穹碑前。” |
魯斤燕削 | 魯之削(小刀),宋之斤(斧頭),質量都很好;如易地生產,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,質量不會優良。比喻由于地域等條件限制,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。 | 清·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虹橋錄》:“其《京舵子》、《起字調》、《馬頭調》、《南京調》之類,傳自四方,間亦效之;而魯斤燕削,遷地不能為良矣?!?/td> |
登山小魯 | 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,眼光遠大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?!?/td> |
魯陽回日 | 見“魯陽揮戈”。 | 晉·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魯陽揮戈而高麾。”劉逵注:“故追述魯陽回日之意,而將轉西日于中盛之時,以適己之盛觀也?!?/td> |
魯連蹈海 | 戰國時齊國人魯仲連不滿秦王稱帝的計劃,曾說,秦如稱帝,則蹈東海而死。后以“魯連蹈海”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、情操。 | 明·許時泉《武陵春》:“棄禮義而尚有功,魯連蹈海;墮名城以殺豪杰,李耳出關。” |
慶父不死,魯難未已 | 不殺掉慶父,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。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,就得不到安寧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閔公元年》:“不去慶父,魯難未已。” |
魯魚帝虎 | 指文字傳抄錯誤。 |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諺云:‘書三寫,魚成魯,帝成虎?!?/td> |
魯陽揮戈 | 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魯陽公與韓構難,戰酣日暮,援戈而之,日為之反三舍?!焙笠浴棒旉枔]戈”、“魯陽回日”謂力挽危局。 | 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魯陽公與韓構難,戰酣日暮,援戈而之,日為之反三舍?!?/td> |
魯陽指日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|
宋斤魯削 | 宋國產的斧頭和魯國產的曲刀。比喻當地特產的精良工具。 | 語出《周禮 考工記序》:“鄭之刀、宋之斤、魯之削、吳粵之劍,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,地氣然出?!?/td> |
亥豕魯魚 | 把“亥”字錯成“豕”字,把“魯”字錯成“魚”字。指傳寫或刻印中的文字錯誤。 | 宋·文天祥《謝何樞密夢然啟》:“其如亥豕魯魚之謬,深有慚于負乘,敢自己于循墻?!?/td> |
魯魚陶陰 | “魯”和“魚”、“陶”和“陰”字形相近易混。指傳抄刊印中的文字錯誤。 | 明·焦竑《焦氏筆乘·衛包改古文》:“至今則魯魚陶陰,字既差訛,聖圣軆體,書復茍簡矣?!?/td> |
魯衛之政 | 語出《論語·子路》:“魯衛之政,兄弟也。”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,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,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。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。 | 語出《論語·子路》:“魯衛之政,兄弟也?!濒斒侵艹芄姆鈬?,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,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。 |
齊紈魯縞 | 古代齊國和魯國出產的白色絹。后亦泛指名貴的絲織品。 | 唐·杜甫《憶昔》:“齊紈魯縞車班班,男耕女桑不相失。” |
魯殿靈光 | 靈光:漢代殿名。比喻僅存的有聲望的人或事物。 | 柳亞子《六月一日初謁白石老人……》:“缶廬不作茫夫逝,魯殿靈光白石翁?!?/td> |
鄒魯遺風 | 鄒、魯:孔子是魯人,孟子是鄒人。“文教興盛”之地的代稱。指孔孟留下來的儒家風氣。 | 《梁書·羊侃傳》:“高祖覽曰:吾聞仁者有勇,今見勇者有仁,可謂鄒魯遺風,英賢不絕?!?/td> |
魯靈光殿 | ①漢代著名宮殿名。在曲阜(今山東曲阜)。②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。 | |
魯人回日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南朝·梁·江淹《蕭拜太尉揚州牧表》:“徒懷漢臣伏闕之誠,竟無魯人回日之感?!?/td> |
漆女憂魯 | 魯穆公時國事危急,漆室之女對國家深感憂慮。指不當政的人對國事擔憂。 | 清·毛祥麟《墨余錄·開捐例》:“行見貞下起元,物極必反,沙汰之政,當軸必已籌及,毋徒為漆女之憂魯也?!?/td> |
魯陽揮日 | 同“魯陽揮戈”。 | 明·李東陽《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》:“我歌又竟君不來,欲效魯陽揮日暮?!?/td> |
豕亥魚魯 | 《呂氏春秋 察傳》載有“己亥”誤作“三豕”的故事。晉葛洪《抱樸子 遐覽》:“書字人知之,猶尚寫之多誤。故諺曰:書三寫,魚成魯,虛成虎。此之謂也?!焙笠浴磅购ヴ~魯”謂書籍傳寫或刊印中的文字錯誤。 | 《呂氏春秋·察傳》載有“己亥”誤作“三豕”的故事。晉葛洪《抱樸子·遐覽》:“書字人知之,猶尚寫之多誤。故諺曰:書三寫,魚成魯,虛成虎。此之謂也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