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 《莊子·天地》:“則是罪人交臂歷指,而虎豹在于囊檻,亦可以為得矣。” |
來歷不明 | 來歷:由來。人或事物的來歷與經過不清楚。 | 宋 周密《癸辛雜識 前集 鄭仙姑》:“適新建縣有闕氏者,雇一婢,來歷不明。” |
老皇歷 | 比喻過時的老規矩。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6章:“既然社會的變化已經成為鐵的事實,那么聰敏人就不應該再抱著一本老皇歷念到頭。” |
歷歷在目 | 歷歷:清楚、分明。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現在眼前。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一座青州城正臨在北窗之下,見州里人家,歷歷在目。” |
優賢揚歷 | 亦作“優賢飏歷”。謂敬重賢才,表揚其事跡。 | 《隸釋·漢成陽令唐扶頌》:“遂興無為之治,優賢揚歷,表善絀惡,遵九德以綏民,崇晏晏之惠康。” |
歷歷可數 | 歷歷:清楚、分明的樣子;清清楚楚;可以數得出來。 | 《舊五代史 明宗紀十》:“濮州進重修河堤圖,沿河地名,歷歷可數。” |
過都歷塊 | 越過都市,經過山阜。意謂縱橫馳騁,施展才能。 | 明·唐順之《與萬兩溪吏部》:“仆倘未即老死,行將見執事任重道遠、過都歷塊以耀當世。” |
歷井捫天 | 井:星宿名。手能觸天,形容極高。 | 宋 蘇轍《卜居賦》:“諸子送我,歷井捫天,汝不忘我,我不忘先。” |
歷歷如繪 | 歷歷:分明可數。形容敘述、描寫清楚明白,如同將繪畫呈現在人眼前一樣。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喬道人》:“言皆妄誕,然談兵家事歷歷如繪。” |
歷歷可考 |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據所在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八:“卜子夏為修文郎,郭璞為水仙伯,陶弘景為蓬萊都水監,李長吉召撰白玉樓記,皆歷歷可考,不能盡數。” |
歷歷可見 | 歷歷:分明、清楚。看得清清楚楚。 | 宋 洪邁《夷堅甲志 鄭鄰再生》:“殿前掛大鏡,照人心腑,歷歷可見。” |
歷歷落落 | 清清楚楚。指零亂不堪、參差不齊的樣子。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15卷:“所謂一杖一條痕,一摑一掌血,使之歷歷落落,分明開去,莫要含糊。” |
蓬頭歷齒 | 頭發蓬亂,牙齒稀疏。形容人衰老的容貌。 | 戰國 楚 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其妻蓬頭攣耳,齞唇歷齒。” |
隔年皇歷 |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,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0回:“隔年的皇歷,好一本子冷帳,閑著手要捉虱子,沒工夫去揭他了。” |
歷歷可辨 | 歷歷:分明,清楚。可以清晰地辨別清楚。 | 唐·張讀《宣室志·韓生》:“圉人因尋馬蹤,以天雨新霽,歷歷可辨。” |
再接再歷 | 用以指繼續努力,堅持不懈。同“再接再礪”。 | |
眼花歷亂 | 歷亂:不清楚,混亂。形容看見美麗、復雜的色彩或繁復的事物而感到迷亂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6卷:“參成世界總游魂,錯認訛聞各有因。最是天公施巧處,眼花歷亂使人渾。” |
歷歷如畫 | 歷歷:分明可數。形容敘述、描寫清楚明白,如同將繪畫呈現在人眼前一樣。 | 《唐宋詩醇》第24卷:“寫景歷歷如畫,引人入勝。” |
歷歷在耳 | 形容聽到的某種聲音清清楚楚地盤旋在耳邊。 | 宋 陳文蔚《祭朱先生》:“念昔暫違,今焉永訣,歷歷在耳,言猶未絕。” |
無冬歷夏 | 謂一年到頭。 | 《中國民間故事選·天池水》:“這水呀,無冬歷夏,總是一個勁兒地淌。” |
歷精更始 | 振奮精神,從事革新。 | |
歷朝圣訓 | 前幾代皇帝的遺訓。比喻舊的教條。 |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:“先遣內侍持歷代圣訓授君,傳上言。” |
捫參歷井 | ①唐李白《蜀道難》詩:“捫參歷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嘆。”參、井,皆星宿名,分別為蜀秦分野。謂自秦入蜀途中,山勢高峻,可以摸到參、井兩星宿。后因以“捫參歷井”形容山勢高峻,道路險阻。②形容世路艱難。 | 唐·李白《蜀道難》詩:“捫參歷井仰脅息,以手撫膺坐長嘆。”宋·王铚《王公四六話》:“鄧溫伯知成都謝上表云:‘捫參歷井,敢辭蜀道之難;就日望云,愈覺長安之遠。’自后凡官兩川者,謝表相承用此一聯。” |
優賢飏歷 | 見“優賢揚歷”。 | |
多歷年所 | 歷:經歷;年所:年數。經歷的年數很多。 | 《尚書 君奭》:“率惟茲有陳,保父有殷,故殷禮陟配天,多歷年所。” |
歷精圖治 | 振奮精神,力圖治理好國家。 | 《宋史·神宗紀贊》:“歷精圖治,將大有為。” |
欹嵚歷落 | 形容品格獨特,心地光明。 | 金·元好問《李進之迂軒》詩之一:“欹嵚歷落從人笑,潦倒粗疏我自真。” |
逾年歷歲 | 指經過一定年月。形容經歷較長時間。 | 《戰國策 趙策一》:“王大怒,曰:‘夫用百成之眾攻戰,逾年歷歲,未見一城也!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,何故不為?’” |
歷兵粟馬 | 磨快兵器喂飽馬。指準備作戰。 | |
歷兵秣馬 | 磨利兵器,喂飽馬匹。指作好戰斗準備。 | |
久歷風塵 | 經歷過很多艱苦的日子。 | |
老成歷練 | 老成:閱歷多;歷練:長久從事而有經驗。指閱歷豐富,練達世事。 |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嬌梨》第三回:“太常正卿白玄,老成歷練,大有才氣。若充迎請上皇之使,定當不辱君命。” |
歷日曠久 | 經歷的時間非常久。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是人必封不久矣。”裴骃集解:“必且歷日曠久,則系牦能挈石,駑馬亦能致遠。” |
嵚崎歷落 | 見“嵚崎磊落”。 |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周伯仁道桓茂倫,嵚崎歷落,可笑人。” |
多歷年稔 | 謂歷時久長。 | 南朝·梁·武帝《責賀琛敕》:“我自除公宴不食國家之食,多歷年稔。” |
歷久彌堅 | 彌:越,更加。經歷時間越長久,越顯得堅定不移。 | |
身歷其境 | 親身來到某個地方。 | 《三國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:“而曹公已臨其境。” |
歷練老成 | 歷練:長久從事而有經驗;老成:閱歷多。指閱歷豐富,練達世事。 |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三回:“如今公子也不知添幾位了!定要歷練老成,才尋這個門路。” |
崟崎歷落 | 崟:山高的樣子;歷落:形容儀態俊偉,與眾不同。指人的儀態俊偉出眾,品格像山一樣超群拔俗。 | 清·黃宗羲《時湮謝君墓志銘》:“余讀杜伯原《谷音》,所記二十九人,崟崎歷落,或上書,或浮海,或仗劍沉淵。” |
歷世摩鈍 | 亦作“歷世磨鈍”。激勵世人,使魯鈍的人奮發有為。 | |
歷世磨鈍 | 見“歷世摩鈍”。 | |
歷精為治 | 振奮精神,治理好國家。 | |
崎嵚歷落 | 形容性行卓異磊落。 | 元·郝敬《寄繆大質茂才》:“捧腹一笑,世上機阱都盡。每暗中摸索白晝觀想,真崎嵚歷落,可笑人也。” |
史魚歷節 | 史魚:名鲉,字子魚,春秋衛國大夫,以直諫著名;歷:歷盡;節:節操。史魚歷盡節操。形容堅持操守,忠貞不渝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3回:“史魚歷節,殆無以過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