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節用裕民 | 節約用度,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。 |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 明 李贄《答耿司寇書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無時刻而不系念。” |
措置裕如 | 措置:安排、料理;裕如:從容不迫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從容不費力氣;又完成得很好。 | 漢 揚雄《法言》: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雖山川丘陵,草木鳥獸,裕如也。” |
進退裕如 | 謂前進和后退均從容不費力。 | 宋·陳鵠《耆舊續聞》第三卷:“如乘駿馬,進退裕如,不須鞭勒,無不當人意。” |
好問則裕 | 好:喜歡;裕:富裕。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,學識就會淵博精深。 | 《尚書 湯誥》:“好問則裕,自用則小。” |
應付裕如 | 應付:對付,處置。裕如:按自己的心愿做事。從容對付,毫不費勁。 | 周而復《白求恩大夫》:“他跟隨白大夫將近一年的時間,見習過上千次的大小手術,許多許多大手術他都應付裕如,很有經驗了。” |
裕國足民 | 裕:富饒。使人民富裕,國家豐足。 | 明·張居正《答應天巡撫論大政大典》:“且此項錢糧,貯積甚多,將來裕國足民,更不外索。” |
綽綽有裕 | 形容很寬綽,有多余。綽綽:寬裕的樣子。 | 《詩經·小雅·角弓》:“此令兄弟,綽綽有裕。” |
積德裕后 | 指積累德行,則后世昌盛。 | 清 朱仕琇《又答李磻玉書》:“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,今繼嗣未立,誠可憂也。況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,尤不能不以此為念也。積德裕后,古豈吾欺,今猶未驗,何也!” |
富國裕民 | 使國家和人民富裕。 | 劉大白《龜——為任君茂梧題畫》詩:“你大肚彭亨,好像個財神。但身沒半文,說什么富國裕民!” |
垂裕后昆 | 裕:富足。后昆:子孫,后代,后嗣。為后世子孫留下功業或財產。 | 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以義制事,以禮制心,垂裕后昆。” |
裕后光前 | 裕:富饒。為后人造福,給前輩增光。 | 宋·陳摶《心相編》:“敬老慈幼,必然裕后光前。” |
裕民足國 | 使人民富裕,國家豐足。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