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信及豚魚 | 及:達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魚吉。信及豚魚也。” |
孤豚腐鼠 | 同“孤雛腐鼠”。 | 清·錢謙益《春秋論二》:“成濟,奴隸小人,昭視之,孤豚腐鼠耳。” |
敝鼓喪豚 | 敝:破,壞;喪:失去;豚:豬。指擊破鼓、烹掉豬以求神治病,病仍未治好。形容費而無益。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解蔽》:“故傷于濕而擊鼓鼓痹,則必有敝鼓喪豚之費矣,而未有俞疾之福也。” |
豚蹄穰田 | 比喻所花費的極少而所希望的過多。 | 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記載:有一個農民,用一個小豬蹄祭神,祝莊稼豐收。 |
瘠牛羸豚 | 瘠:瘠瘦;羸:病弱的。瘦弱的牛和豬。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國家。 | 清 梁啟超《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》:“杜蘭斯哇人,撒遜人等,亦隨其所敵視之馬哥耶族,同成灰燼。瘠牛羸豚,坐待割。” |
化及豚魚 |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。語本《易·中孚》:“中孚,柔在內而剛得中,說而巽,孚,乃化邦也;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。” | 語出《易·中孚》:“中孚,柔在內而剛得中,說而巽,孚,乃化邦也;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。” |
景升豚犬 | 景升,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字。表與其子琦琮皆碌碌無為。故世人用“景升豚犬”謙稱自己的子女。 | 清李漁《閑情偶寄 詞曲 結枸》:“向憂伯道之憂,今且五其男,二其女,孕而未誕,誕而侍孕者,尚不一其人,雖盡屬景升豚犬,然得此以慰桑榆,不憂窮民之無告矣!” |
幺豚暮鷚 | 喻晚年所生子女。 | 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11卷:“適余生阿遲,念二人俱是幺豚暮鷚,遂相訂為婚。” |
子皆豚犬 | 豚:小豬。對人稱自己兒子的謙詞。 | 《吳歷》:“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,喟然嘆曰:‘生子當如孫仲謀,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!’” |
雞豚之息 | 比喻微小的收益。 | 西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:“駟馬之家不恃雞豚之息,伐冰之家不圖牛羊之入。” |
瘠牛僨豚 | 瘦瘠的牛仆倒在小豬身上,小豬必死。比喻無德的大國權勢雖衰,欺凌羸弱的小國,小國也會滅亡。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牛雖瘠,僨于豚上,其畏不死?” |
戴雞佩豚 | 雄雞野豬皆好斗,古時以冠帶像其形,表示好勇。 | 《史記·仲弟子列傳》:“子路性鄙,好勇力,志伉直,冠雄雞,佩豭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