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長驅直入 | 驅:快跑;長驅: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;直入:不停頓地一直向前。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。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7回:“自此,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,兵馬長驅直入。” |
長驅直進 | 猶言長驅直入。 | 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六回:“若擒了曹休,便長驅直進,唾手而得壽春,以窺許洛,此萬世一時也。” |
為淵驅魚 |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。現比喻不會團結人;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民之歸仁也,猶水之就下,獸之走壙也。故為淵驅魚者,獺也;為叢驅爵者,鹯也;為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” |
長驅深入 | 猶言長驅直入。 | 《隋書 楊諒傳》:“王所部將吏家屬,盡在關西,若用此等,即宜長驅深入,直擄京都,所謂疾雷不及掩耳。” |
為叢驅雀 | 叢:叢林;驅:趕。把雀趕到叢林。比喻不會團結人,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。 | 毛澤東《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》:“關門主義‘為淵驅魚,為叢驅雀’,把‘千千萬萬’和‘浩浩蕩蕩’都趕到敵人那一邊去,只博得敵人的喝采。” |
驅霆策電 | 比喻迅速奔馳。 | 明·何景明《游獵篇》:“周王八駿行萬里,朝游昆侖暮滄海。驅霆策電遍天地,虎驟龍馳倏煙靄。” |
負駑前驅 | 背著弓箭在前面開道。比喻迎接的禮度極為尊敬。 |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至蜀,蜀太守以下郊迎,縣令負駑矢先驅。” |
負弩前驅 | 弩:弓箭。背著弓箭走在前面。表示極為尊敬。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至蜀,蜀太守以下郊迎,縣令負弩矢前驅,蜀人以為寵。” |
長驅而入 | 驅:快跑;長驅:策馬快跑。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。形容進軍迅猛順利,所向無敵。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未到漢口,傳說元將兀良哈歹統領精兵,長驅而入,勢如破竹。” |
驅雷掣電 | 比喻神通廣大。 | 明·孟稱舜《嬌紅記》:“把俺那移星換斗神通顯,驅雷掣電靈光現。” |
風驅電擊 | 形容迅速出擊。同“風馳電擊”。 | 《宋書 謝晦傳》:“散騎常侍、驍騎將軍段宏鐵馬二千,風驅電擊,步自竟陵,直至鄢郢。” |
驅羊戰狼 | 喻以弱擊強。 | 宋·張耒《唐論中》:“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,此驅羊戰狼,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。” |
先驅螻蟻 | 螻蟻:螻蛄和螞蟻。自己先死埋葬地下,為別人驅除螻蟻。比喻效命于人,不惜先死。 | 《戰國策·楚策》:“臣入則編席,出則陪乘。大王萬歲千秋之后,愿得以身試黃泉,蓐螻蟻。” |
乘輕驅肥 | 同“乘堅策肥”。 | 《晉書·傅咸傳》:“古者大夫乃不徒行,今之賤隸乘輕驅肥。” |
風驅電掃 | 形容像刮風、閃電那樣迅速馳赴和掃除。 | 《南齊書 裴叔業崔慧景等傳論》:“征虜將軍投袂以先國急,束馬旅師,橫江競濟,風驅電掃,制勝轉丸。” |
并駕齊驅 | 并駕:幾匹馬并排拉一輛車;齊驅:一齊快跑。指并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。形容齊步前進;不分先后;也可指力量、水平、才能、程度等不相上下。 | 南朝 梁 劉勰《文心雕龍 附會》:“是以駟牡異力,而六轡如琴;并駕齊驅,而一轂統福。” |
驅羊攻虎 | 驅:趕。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。形容以弱敵強,力量懸殊,必遭覆滅。 | 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且夫為從者,無以異于驅群羊而攻猛虎,虎之與羊不格明矣。今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,臣竊以為大王之計過也。” |
驅雷策電 | 見“驅雷掣電”。 | 清·丘逢甲《長句贈許仙屏中丞時將歸潮州》:“驅雷策電馭水火,碎裂大地分全球。” |
并驅爭先 | 指競爭高下。 | 《三國志 蜀志 關羽傳》:“孟起兼資文武,雄烈過人,一世之杰,黥彭之徒,當與益德并驅爭先,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。” |
饑驅叩門 | 指為饑餓驅使,叩門求食。 | 語出晉 陶潛《乞食》詩:“饑來驅我去,不知竟何之,行行至斯里,叩門拙言辭。” |
齊驅并進 | 同“齊頭并進”。 | 沙汀《淘金記》:“在進行當中就又逐漸分化起來,談話的便變成了好幾組了,各不相涉地齊驅并進。” |
為淵驅魚,為叢驅雀 | 比喻為政不善,人心渙散,使百姓投向敵方。同“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”。 | 清·新廣東武生《黃蕭養回頭》:“大小文武官員,都是助紂為虐,為淵驅魚,為叢驅雀,甚非計也。” |
載驅載馳 | 見“載馳載驅”。 | 晉·陸云《答兄平原》詩:“矯矯乘馬,載驅載馳。” |
以肉驅蠅 | 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,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。 | 明·張居正《答南學院周乾明》:“令人不解寬義,一切務為姑息弛縱,賈譽于眾,以致士習驕侈,風俗日壞,間有一二力欲挽之,則又崇飾虛談,自開邪徑,所謂以肉驅蠅,負薪救火也。” |
以魚驅蠅 | 見“以魚驅蠅”。 | 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:“以肉去蟻,蟻愈多;以魚驅蠅,蠅愈至。”南朝·梁元帝《金樓子·立言下》:“以魚驅蠅,蠅愈至。” |
橫驅別騖 | 縱橫奔馳。 | 清·惲敬《與衛海峰先生同年書》:“本朝魏叔子,多結交淡泊奇瑋之士,為壽序抑揚抗墜,橫驅別騖,力脫前人之所為。” |
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 | 比喻為政不善,人心渙散,使百姓投向敵方。爵,通“雀”。 | 語出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為淵驅魚者,獺也;為叢驅爵者,鹯也;為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”《晉書 段灼傳》引作“為川驅魚,為藪驅雀”。 |
齊驅并驟 | 見“齊驅并駕”。 | 宋·王安石《上邵學士書》:“則韓、李、蔣邵之名,各齊驅并驟,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。” |
后擁前驅 | 擁:保護。前面有人吆喝開路,后面有人圍著。形容權貴們的氣勢。 |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·回求仆馬》:“后擁前驅,教一時光彩生門戶。” |
載馳載驅 | 謂車馬疾行。 | 《詩·鄘風·載馳》:“載馳載驅,歸唁衛侯。”高亨注:“載,猶乃也,發語詞。載、驅,車馬疾行。”三國·魏·曹丕《善哉行》之一:“載馳載驅,聊以忘憂。” |
乘堅驅良 | 堅:堅固的車子;良:好馬。坐牢固的車,駕肥壯的馬。形容生活豪華。 | 《后漢書·和熹鄧皇后紀》:“今末世貴戚食祿之家,溫衣美飯,乘堅驅良。” |
齊驅并駕 | 同“并駕齊驅”。 | 宋·張戒《歲寒堂詩話》下卷:“氣象廓然,可與《兩都》、《三京》齊驅并駕矣。” |
擁彗先驅 | 擁:拿;彗:掃帚。拿著掃帚掃道路,在前面為客人引路。指對來客非常尊敬。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昭王擁彗先驅,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。” |
長驅徑入 | 驅:快跑;長驅:策馬快跑;徑入:直入。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。形容進軍迅猛順利,所向無敵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徐晃傳》:“吾用兵三十余年,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。” |
齊足并驅 | 謂齊頭并進,不分高下。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彭羕傳》:“卿才具秀拔,主公相待至重,謂卿當與孔明、孝直諸人齊足并驅。” |
并轡齊驅 | 轡:駕馭牲口的韁繩;齊驅:一齊快跑。幾匹馬并排拉著車一齊奔跑。比喻齊頭并進,不分前后高低。 | 郭沫若《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》:“墨家差不多完全揚棄了神鬼的尊崇,而和名家并轡齊驅地突入于辨論的明察與客觀世界的解剖。” |
忠驅義感 | 謂為忠心所驅使,為正義所感召。 | 唐·呂溫《題陽人城》詩:“忠驅義感即風雷,誰道南方乏武才?天下起兵誅董卓,長沙子弟最先來。” |
齊鑣并驅 | 同“并駕齊驅”。 | 清·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劉將軍》:“吾嘗覽《后魏書》,見楊大眼者,武伎絕倫,戰功居最,其妻潘氏,頗善騎射,至于攻戰游獵之際,潘于戎裝,齊鑣并驅。” |
方駕齊驅 | 方駕:并排駕馬車;齊驅:一齊快跑。并排套著幾匹馬一齊快跑。比喻彼此力量、地位、才能等不相上下。 | 《北史·周宣帝紀》:“令四后方駕齊驅,或有先后,便加譴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