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
解釋 |
出處 |
敬業樂群 | 專心學習,和同學融洽相處。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。”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 鄧小平《辦好學校,培養干部》:“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開個名單,提高一些人的工資,說了好久,只是停留在口頭上,沒有實現。”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 康有為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故先王懔朽索之馭馬,慮天命之無常,戰戰業業,若履淵冰。”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使子繼父業,弟承家祀,有何不可?” |
子承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利山和尚》:“僧問:不歷僧只獲法身,請師直指。師云:子承父業。” |
安居樂業 | 安:安定;樂:喜愛;愉快;業:職業。安定地住在一地;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;形容社會治理得好;生活、生產、思想狀況安于正常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貨殖傳序》:“各安其居而樂其業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 |
進德修業 | 修業:推廣、擴大功業。提高道德修養;擴大功業建樹。 | 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進德修業。” |
千秋大業 | 長久的、偉大的功業或事業。 |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可是如今謀慮萬利進出口公司的千秋大業,謀慮東昌行目前對于東洋貨物該采取什么方針這些大事,已經招架不來。” |
開基創業 | 指開創帝業。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4回:“吾等自隨孫將軍開基創業,大小數百戰,方才戰得六郡城池。” |
業紹箕裘 | 紹:繼承;箕:畚箕;裘:獸皮襖。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。 | 元·馬端臨《文獻通考·序》:“竊伏自念,業紹箕裘,家藏墳索,插架之收儲,趨庭之問答,其于文獻蓋遮幾焉。” |
業荒于嬉 | 荒:荒廢。貪戀玩耍就會荒廢學業。 |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業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毀于隨。” |
安家立業 | 安置家庭;創立事業。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。 | 梁斌《漫談<紅旗譜>的創作(代序)》:“于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,在關東挖參、淘金,積了一些錢,回來安家立業,準備報仇。” |
業業兢兢 | 猶兢兢業業。小心謹慎、認真負責貌。 | 《后漢書·明帝紀贊》:“顯宗不承,業業兢兢。危心恭德,政察奸勝。”《晉書·潘尼傳》:“左輔右弼,前疑后承。一日萬機,業業兢兢。” |
兢兢業業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業業:擔心害怕的樣子。形容做事小心謹慎;認真踏實。 | 《詩經 大雅 云漢》:“早既大甚,則不可推。兢兢業業,如霆如雷。” |
經始大業 | 經始:開始營造,指開創事業。指開基立國的大事業。 | 《晉書·樂志》:“經始大業,創造帝基。” |
經國大業 | 經國:治理國家;大業:偉大的事業。極言文章有重要作用。 | 三國魏·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:“蓋文章經國之大業,不朽之盛事。” |
余業遺烈 | 遺留下來的事業與功績。《戰國策·劉向書錄》:“及春秋時,已四五百載矣,然其余業遺烈,流而未滅。” | 《戰國策·劉向書錄》:“及春秋時,已四五百載矣,然其余業遺烈,流而未滅。” |
業精于勤 | 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是由于勤奮。 |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業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毀于隨。” |
百年之業 | 百年的事業。指長遠的事業。 | 東漢·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國藉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業。” |
功成業就 | 成:成功;業:事業。建立了功績,事業有成就。指功績與名利都得到。 | 范長江《塞上行·行紀·憶西蒙》:“岳飛功成業就之時,即高宗寢時不安之日。” |
破家蕩業 | 見“破家蕩產”。 | 《元典章·刑部·禁誘略》:“必須督責補買,及供給一切諸物。因而逼臨,破家蕩業,無可展免。” |
福業相牽 | 業:罪孽;牽:纏繞。指福運與罪孽往往相互纏繞。 |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02卷:“有緣無緣,福業相牽,有緣福至,無緣業纏。” |
成家立業 | 成家:組成家庭;即結婚;立業:建立事業。指能獨立生活或建立某種事業。 |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定山惟素山主》:“問:‘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?’師曰:‘成家立業。’曰:‘見后如何?’師曰:‘立業成家。’” |
坑家敗業 | 產業散盡,家道沒落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八回:“為這點子小事,弄得人坑家敗業,也不算什么能為。” |
安身樂業 | 安身:立身。安穩快樂地過日子。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5回:“你二人不知誰生誰死,這如何便當作安身樂業的去處?” |
家業雕零 | 家業:家產;雕零:零落。家道衰落。 | 元·李行道《灰闌記》楔子:“不幸輪到老身,家業雕零,無人養濟。” |
創業維艱 | 開創事業是艱難的。 |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燈火樓臺》:“古應春追隨胡雪巖多年,當初創業維艱的經過大多熟悉。” |
家成業就 | 謂有了家產。 | 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如今爹雖沒了,你們卻又整理的家成業就,復了元氣。” |
發名成業 | 發:顯現。發揚名聲,成就事業。 | 唐·韓愈《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一抵京師就明經試,退曰:‘此不足發名成業。’” |
進德脩業 | 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。 | |
窮家薄業 | 指家底薄,沒什么積蓄。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1章:“再說,咱這窮家薄業,就爸爸一個人拉扯著你們,沒個幫手不行啊!” |
百業蕭條 | 蕭條:冷落、凋敝。指各行各業都很冷落、不興旺。形容社會的衰敗。 | 毛澤東《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》:“在一切蔣介石統治區域,貪污遍地,特務橫行,捐稅繁重,物價高漲,經濟破產,百業蕭條,征兵征糧,怨聲載道。” |
開基立業 | 開創基業,通常比喻舊時開國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國家。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四回:“自我高皇帝斷蛇起義,開基立業,傳至于今,不幸奸雄并起,各據一方。” |
鴻業遠圖 | 鴻:大。宏偉的事業,遠大的志向或謀劃。 | 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若國家不為體恤,不為保護,則小者無以覓蠅頭微利,大者無以展鴻業遠圖。” |
慧業文人 | 指有文學天才并與文字結為業緣的人。 | 《宋書 謝靈運傳》:“得道應須慧業文人,生天當在靈運前,成佛必在靈運后。” |
創業垂統 | 創業:創建功業;垂:流傳;統:指一脈相承的系統。創立功業,傳給后代子孫。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君子創業垂統,為可繼也。” |
安家樂業 | 安定地生活,愉快地從事其職業。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谷永傳》:“薄收賦稅,毋殫民財,使天下梨元咸安家樂業。” |
傳道受業 | 受:通“授”。傳授道理,教授學業。 | 唐·韓愈《師說》:“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。” |
九行八業 | 指各種行業。 | 顧笑言《你在想什么》:“礦山是除了神話中的仙境之外,最令人神往的去處,而三教九流,九行八業之中,礦工是最崇高的職業。” |
安生服業 | 服:從事。平穩地生活,安心地從事自己的生業。 | 梁斌《紅旗譜》:“她想到馮老蘭,不一定肯讓朱老忠安生服業地活下去,她的心情更加憂懼不安。” |
慧業才人 | 見“慧業文人”。 | 劉師培《文說》:“別有慧業才人,創造險語,鬼斧默運,奇句自矜。” |
學業有成 | 學業:學問。學問有所成就。 |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孝感》:“雖夫人喜溢于中,不自知其然而然,亦先生學業有成所致與?” |
各安生業 | 各自安于賴以生活的職業。生業:謀生之業。 | 《北史 隋煬帝紀》:“輕徭薄賦,比屋各安其業。” |
高業弟子 | 高業:高才。指優秀的門生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馬融門徒四百余人,升堂進者五十余生,融素驕貴,玄在門下三年,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。” |
立業安邦 | 建立國家,安定天下。同“立國安邦”。 | 元 鄭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一折:“想五帝之世,求賢用士,立業安邦,你是不知也。” |
艱苦創業 | 艱難困苦地創辦事業。 | |
樂業安居 | 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,過著安定的生活。形容生活、生產、思想狀況安定正常。 | 元·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見如今四海無虞,八方黎庶皆豐富,樂業安居。” |
自業自得 | 業:造作;得:獲得,取得。佛家語,指自作自受。 | 《正法念經》:“自業自得果,眾生皆如是。” |
興家立業 | 建設家庭,創立事業。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十二回:“縱不能興家立業,也不至棄田蕩產。” |
重理舊業 | 見“重溫舊業”。 | 清·曾樸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:“再嫁呢,還是住家?還是索性大張旗鼓的重理舊業?這倒是個大問題。” |
建功立業 | 建:建立;功:功勛;業:事業。建立功勛和事業。 | 宋 蘇軾《應制舉上兩制書》:“古之圣賢建功立業、興利捍患,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。” |
不務正業 | 務:從事;正業:正當的職業;本職工作。不干正當的工作。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;去搞其他的事情。 |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:“這人不甚讀書,終日閑游浪蕩,一自父母亡后,分外不務正業。” |
安堵樂業 | 安堵:相安,安定。猶言安居樂業。 | 三國 魏 鐘會《檄蜀文》:“百姓士民,安堵樂業。農不易畝,市不回肆。” |
名山事業 | 指著作。 | 王西彥《鄉下朋友》:“莊道耕就一直躲在文化中心大城市,專心于名山事業。” |
業業矜矜 | 小心謹慎貌。 | 《宋書·明帝紀》:“業業矜矜,若履冰谷,思與億兆,同此維新。” |
安土樂業 | 安居本土,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。 | 漢揚雄《連珠》:“吏不茍暴,役賦不重,財力不傷,安土樂業,民之樂也。” |
矜矜業業 | 認真踏實,一絲不茍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高堂隆傳》:“是以古先哲王,畏上天之明命,循陰陽之逆順,矜矜業業,惟恐有違。” |
不世之業 | 不世:非常、非凡。稀世罕有的功業。 | 明 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四十回:“宗兄威行海外,文武忠良成救駕之功,建不世之業。” |
破產蕩業 | 見“破家蕩產”。 | 明·俞弁《逸老堂詩話》下卷:“成化間,吳中大水,郡守劉瑀酷虐子民,督征糧稅,鄉民苦楚,破產蕩業,不勝拷掠。” |
安心樂業 | 指心緒安定,生活愉快。 | 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那二姐得了這個所在,以見園里姐妹個個相好,倒也安心樂業的,自為得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