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地
![十地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48997.png)
詞語解釋
十地[ shí dì ]
⒈ ?梵語的意譯?;蜃g為“十住”。佛家謂菩薩修行所經(jīng)歷的十個境界。大乘菩薩十地為:歡喜地,離垢地,發(fā)光地,焰慧地,極難勝地,現(xiàn)前地,遠(yuǎn)行地,不動地,善慧地,法云地。另有三乘共十地,四乘十地,真言十地等,名目各有不同。
引證解釋
⒈ ?梵語意譯。或譯為“十住”。佛家謂菩薩修行所經(jīng)歷的十個境界。大乘菩薩十地為:歡喜地,離垢地,發(fā)光地,焰慧地,極難勝地,現(xiàn)前地,遠(yuǎn)行地,不動地,善慧地,法云地。另有三乘共十地,四乘十地,真言十地等,名目各有不同。參閱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卷二三、《成唯識論》卷九。
引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辨宗論附答問》:“一合於道塲,非十地之所階, 釋 家之唱也?!?br />唐高宗 《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》詩:“蕭然登十地,自得會三歸?!?br />清 吳偉業(yè) 《庚戌梅信日雨過鄧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還元閣》詩:“自居十地莊嚴(yán)上,道出三峰玄要間?!?br />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》第二講:“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的思想,后來又有所開展,所謂‘十地’本是由之達(dá)到成佛的思想。”
國語辭典
十地[ shí dì ]
⒈ ?佛教用語:(1)? 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。即極喜地、離垢地、發(fā)光地、焰慧地、難勝地、現(xiàn)前地、遠(yuǎn)行地、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也稱為「菩薩地」。(2)? 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,僅次于佛果的境界。唐·高宗〈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〉:「蕭然登十地,自得會三歸?!?/p>
引《佛說十地經(jīng)·卷一》:「唯諸佛子,我不見有諸佛國界,彼中如來不嘆說此菩薩十地者?!?br />《西游記·第八回》:「悟時超十地三乘,凝滯了四生六道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十地"的意思解釋、十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bāo yī dì胞衣地
- dì mǔ地畝
- dì chǎn地產(chǎn)
- cǎo dì草地
- shí èr zǐ十二子
- shí èr十二
- shí èr shǔ十二屬
- shí èr céng十二層
- shí fēn十分
- shí èr gōng十二宮
- huáng tǔ dì黃土地
- shí èr mén十二門
- shí èr kè十二客
- dì qū地區(qū)
- shí èr mài十二脈
- shàn dā dā dì訕答答地
- dì fāng zhì地方志
- hé shí合十
- dì shì地市
- dì lǐ guǐ地里鬼
- shí èr qú十二衢
- shí èr yī十二衣
- shí èr jiē十二街
- shí kē十科
- shí èr tǒng十二筒
- shí èr zhī十二支
- shè huì dì wèi社會地位
- dì tǔ shé地土蛇
- běi dì北地
- jīn chāi shí èr金釵十二
- guì tǔ dì跪土地
- shí èr shí十二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