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市
![和市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155362.png)
詞語解釋
和市[ hé shì ]
⒈ ?古代指官府按價向民間購買實物。至唐宋以后,實際成為強(qiáng)行攤派、掠奪民財民物的制度。
⒉ ?指與少數(shù)民族交易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指官府按價向民間購買實物。至 唐 宋 以后,實際成為強(qiáng)行攤派、掠奪民財民物的制度。
引《宋書·武帝紀(jì)下》:“臺府所須,皆別遣主帥與民和市,即時禆直,不復(fù)責(zé)租民求辦。”
《新唐書·韓琬傳》:“今和市顓刻剝,名為和而實奪之。”
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記事一》:“且言 江 南和市紬絹,豫給緡錢。郡縣或以私惠人,而不及農(nóng)者。”
《元史·何榮祖?zhèn)鳌罚骸鞍⒑像R 方用事,置總庫于其家,以收四方之利,號曰和市。”
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(jié):“﹝ 唐 時﹞強(qiáng)令民眾服役叫做召雇,攤派物品叫做和市,表示官出錢雇役買物。”
⒉ ?指與少數(shù)民族交易。
引《舊唐書·回紇傳》:“自 乾元 之后,﹝ 回紇 ﹞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……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。”
宋 蘇轍 《潁濱遺老傳下》:“夏 人竟大入 河 東,朝廷乃議絶歲賜,禁和市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和市"的意思解釋、和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shì mín市民
- dū shì都市
- jiā yì shì嘉義市
- hé hé和合
- tiáo hé調(diào)和
- shì yōng市庸
- shì fǔ市府
- xiàn shì縣市
- shì qū市區(qū)
- gòng tóng shì cháng共同市場
- dì shì地市
- zūn yì shì遵義市
- kāi shì開市
- dà lǐ shì大理市
- hé měi和美
- dà shì大市
- shōu shì收市
- yè shì夜市
- chāo shì超市
- hēi shì黑市
- qiáng shì強(qiáng)市
- yī chàng bǎi hé一唱百和
- hé shēng shǔ和聲署
- hé píng和平
- hé píng gē和平鴿
- sì píng shì四平市
- shí èr hé十二和
- miàn shì面市
- shì píng市平
- zhōng lǐ hé鐘理和
- hé guāng tóng chén和光同塵
- shì zhí市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