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予
![取予](/d/file/titlepic/cidian103653.png)
詞語解釋
取予[ qǔ yǔ ]
⒈ ?拿取和給予。
例取予隨心。
英take and give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取與”。收受和給予。
引《管子·幼官》:“著於取與之分,則得地而不執。”
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,事親孝,與士信,臨財廉,取予義。”
《文選·司馬遷<報任少卿書>》作“取與”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觀取與於宜適,謂虛實於言行,考操業於閨閫,校始終於信効,善否之驗不亦易乎!”
宋 蘇轍 《民政上》:“臣愚以為嚴賞罰,勑官吏,明好惡,慎取予,不赦有罪,使佛老之福不得茍且而惑其生。”
《明史·朱希周傳》:“性恭謹,不妄取予。”
⒉ ?形容操琴時內收和外放的指法。
引宋 文天祥 《胡笳曲序》:“庚辰中秋日, 水云 慰予囚所,援琴作《胡笳十八拍》,取予疾徐,指法良可觀也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取予"的意思解釋、取予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