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戈為武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爾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為武。”
例子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7回:“止戈為武,窮寇勿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ǐ gē wéi wǔ
注音ㄓˇ ㄍㄜ ㄨㄟˊ ㄨˇ
繁體止戈為武
感情止戈為武是褒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止戈之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名士風流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殺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酒能亂性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※ 止戈為武的意思解釋、止戈為武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將功補過 | 將:拿;補:補償。用功勞補償過錯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指天誓日 | 指著蒼天;對著太陽發誓。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壯心不已 |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