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耳代目
![以耳代目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218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拿聽到的代替親眼看到的。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,光聽信別人說的。
出處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類》:“這種以耳代目的情況是令人吃驚的,但這種情況卻并不是罕見的。”
例子以耳代目的做法不可取
基礎信息
拼音yǐ ěr dài mù
注音一ˇ ㄦˇ ㄉㄞˋ ㄇㄨˋ
感情以耳代目是貶義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謎語輕信
近義詞以耳為目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舉棋若定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亦復如是(意思解釋)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頭上末下(意思解釋)
- 發人深思(意思解釋)
※ 以耳代目的意思解釋、以耳代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書通二酉 | 比喻讀書甚多,學識豐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荊州記》。后因以此為喻。 |
一路風塵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別的山。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