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斬后聞
![先斬后聞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4362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,然后再報告帝王。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,造成既成事實,然后再向上級報告。
出處元·無名氏《十探子》第三折:“今奉圣人的命,敕賜勢劍金牌,教小官便宜行事,先斬后聞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xiān zhǎn hòu wén
注音ㄒ一ㄢ ㄓㄢˇ ㄏㄡˋ ㄨㄣˊ
感情先斬后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辦事。
近義詞先斬后奏、先斷后聞、先行后聞
英語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鬼怕惡人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風馳電掣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存而不議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魂飛天外(意思解釋)
※ 先斬后聞的意思解釋、先斬后聞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李代桃僵 | 僵:枯死。李樹代替桃樹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。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雪兆豐年 |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的寵兒。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指條件極其優(yōu)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(tài)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行不顧言 | 顧言:顧及自己所說的話。為人處事不守信用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百步穿楊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(tài)柔美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