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共命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命運相同,利害一致。
出處清·吳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二回:“占光又催著道:‘我們此刻,統共一十四個人,真正同舟共命,務求大家想個法子,脫了干系才好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óng zhōu gòng mìng
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ㄍㄨㄥˋ ㄇ一ㄥˋ
感情同舟共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同船共命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一軌同風(意思解釋)
- 學以致用(意思解釋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※ 同舟共命的意思解釋、同舟共命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初出茅廬 | 茅廬:草屋。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;接受邀請;就任軍師;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;大敗曹兵;立下了戰功。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;缺乏經驗。 |
老馬識途 |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制。原指產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量;不顧質量。現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量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