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到拈來
![手到拈來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4083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1回:“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,直往北京說盧俊義上山,如探囊取物,手到拈來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ǒu dào niān lái
注音ㄕㄡˇ ㄉㄠˋ ㄋ一ㄢ ㄌㄞˊ
繁體手到拈來
感情手到拈來是褒義詞。
用法復句式;作謂語、分句;含褒義。
近義詞舉手之勞、手到擒來
英語very eas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學無止境(意思解釋)
- 草木知威(意思解釋)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釋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※ 手到拈來的意思解釋、手到拈來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舍安就危 | 舍:放棄;就:趨,從。舍棄安逸而趨于危險。形容違背常情,不理智。 |
一門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
畏縮不前 | 畏懼退縮,不敢前進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起兵動眾 |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(guī)模出兵。現(xiàn)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烏合之眾 | 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珠宮貝闕 | 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。形容房屋華麗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(fā)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?shù)墓ぷ髯黠L和領導作風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(jié)、習慣等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煢煢孑立 | 孤獨無依的樣子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(yōu)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(yōu)秀的人才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逢人說項 |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