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邪返正的成語故事
![歸邪返正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171.png)
拼音guī xié fǎn zhèng
基本解釋返:回歸。指改正錯誤,返回正確道路。
出處唐·韋表微《麟臺碑銘》:“周雖不綱,孔實嗣圣,《詩》《書》載刪,《禮》《樂》大定,懲惡勸善,歸邪返正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歸邪返正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歸邪返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有兩下子 | 歐陽山《三家巷》:“蔣介石這個角色還是有兩下子的。”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。”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殺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。”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炙手可熱 | 唐 杜甫《麗人行》:“炙手可熱勢絕倫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 |
蝶粉蜂黃 | 唐·李商隱《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》:“何處拂胸資蝶粉,幾時涂額藉蜂黃。” |
繁文縟節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下臨無地 |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