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茅胙土
![分茅胙土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399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分茅列土。
出處明·劉若愚《酌中志·憂危議后紀》:“數公皆人杰,無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廣孝,豈止富貴終其身而已乎!”
例子清·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23回:“要甚分茅胙土!要甚蔭子封妻!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ēn máo zuò tǔ
注音ㄈㄣ ㄇㄠˊ ㄗㄨㄛˋ ㄊㄨˇ
感情分茅胙土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分封諸侯。
近義詞分茅裂土、分茅賜土、分茅錫土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開門見山(意思解釋)
- 合浦珠還(意思解釋)
- 高聳入云(意思解釋)
- 師心自是(意思解釋)
- 超俗絕世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顧后瞻前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捫心自問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※ 分茅胙土的意思解釋、分茅胙土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識文斷字 | 知曉文字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現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百步穿楊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單刀直入 | 單刀:短柄長刀;直:徑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認準目標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說話、辦事直截了當;不繞彎子。 |
精兵強將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