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窬之盜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穿:指穿壁;窬:通“逾”,從墻上爬過去。從墻上爬過去。指鉆洞和爬墻的盜賊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陽貨》:“色厲而內荏,譬諸小,其猶穿窬之盜也與!”
例子傷殘猶剽掠之徒,貪鄙勝穿窬之盜。(清 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七十三回)
基礎信息
拼音chuān yú zhī dào
注音ㄔㄨㄢ ㄩˊ ㄓ ㄉㄠˋ
繁體穿窬之盜
感情穿窬之盜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指盜賊。
近義詞梁上君子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枉尺直尋(意思解釋)
- 含辛茹苦(意思解釋)
- 迷而不反(意思解釋)
- 門當戶對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釋)
- 算無遺策(意思解釋)
- 大包大攬(意思解釋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釋)
- 飛檐走壁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西學東漸(意思解釋)
- 牛頭不對馬嘴(意思解釋)
※ 穿窬之盜的意思解釋、穿窬之盜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超俗絕世 | 謂超出世俗,無人可比。 |
舊地重游 |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。 |
暮史朝經 | 經:指儒家經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棟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