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風問俗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風:歌謠;俗:風俗。采集歌謠,訪問風俗。
出處清 俞蛟《夢廠雜著 潮嘉風月》:“采風問俗,紀載宜詳;品翠題紅,篇章爭麗。”
例子采風問俗周詳甚,應有輶軒異代求。柳亞子《<盛湖竹枝詞>題辭》詩之十二
基礎信息
拼音cǎi fēng wèn sú
注音ㄘㄞˇ ㄈㄥ ㄨㄣˋ ㄙㄨˊ
繁體採風問俗
感情采風問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主語;指采集民間習俗等。
謎語作家下鄉體驗生活
英語collect folk songs and custom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釋)
- 豆萁燃豆(意思解釋)
- 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(意思解釋)
- 滿天星斗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釋)
- 超俗絕世(意思解釋)
- 河魚腹疾(意思解釋)
- 曉以大義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※ 采風問俗的意思解釋、采風問俗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史子集 |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安內攘外 |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囊螢映雪 |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外圓內方 | 形容外表隨和;內里剛直。圓:圓通;方:方正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