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采眾議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登傳》:“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,博采眾議,寬刑輕賦,均息力役,以順民望。”
例子領導干部必須博采眾議,不能獨斷專行
基礎信息
拼音bó cǎi zhòng yì
注音ㄅㄛˊ ㄘㄞˇ ㄓㄨㄥˋ 一ˋ
繁體博採衆議
感情博采眾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廣泛聽取意見。
近義詞博采群議
反義詞獨斷專行
英語collect widely all advic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殊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青出于藍(意思解釋)
- 手下留情(意思解釋)
- 多才多藝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釋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釋)
- 當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空谷傳聲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※ 博采眾議的意思解釋、博采眾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直言賈禍 | 直:坦率、直爽;賈:買,引伸為招致。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。 |
條條大路通羅馬 |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,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。 |
苦中作樂 |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。 |
有兩下子 | 比喻有點本領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青山綠水 | 泛稱美好山河。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生龍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棟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。 |
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仰屋著書 | 仰:臉向上;著:寫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