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位主義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。
出處毛澤東《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義,一切只知道為四軍打算,不知道武裝地方群眾是紅軍的重要任務之一。”
例子茅盾《大題小解》:“諸如此類的‘本位主義’,不是知識分子常常蹈襲的么?”
基礎信息
拼音běn wèi zhǔ yì
注音ㄅㄣˇ ㄨㄟˋ ㄓㄨˇ 一ˋ
繁體本位主義
感情本位主義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私心重。
反義詞大公無私
英語selfish departmentalism
俄語мéстничество
德語Ressortgeist(Abteilungs-stirnigkeit)
法語particularism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物阜民安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弦外之響(意思解釋)
- 前瞻后顧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※ 本位主義的意思解釋、本位主義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月明如水 | 月光清澈,如同水一樣。 |
后繼有人 | 繼:繼承。指后面有繼承的人。 |
太歲頭上動土 |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。 |
一時一刻 |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