絆腳石
![絆腳石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03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
出處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至于蔣介石呢,他消極抗戰,積極反共,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。”
例子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48章:“田福堂說得對,最大的絆腳石就是金俊武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àn jiǎo shí
注音ㄅㄢˋ ㄐ一ㄠˇ ㄕˊ
繁體絆腳石
感情絆腳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不利的東西。
反義詞墊腳石
英語a stumbling block(obstacle)
俄語кáмень преткновéния(прегрáда)
日語邪魔物,障礙物(しょうがいぶつ
德語Stolperstein(Hemmnis)
法語pierre d'achoppem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錢太守(意思解釋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語不驚人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※ 絆腳石的意思解釋、絆腳石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嚴陣以待 | 嚴:嚴肅整齊;嚴陣:整齊嚴正的陣勢。擺好陣勢等待著。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;等著敵人。 |
風馳電掣 | 弛:快跑;掣:閃過。像風奔馳;像電閃過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閃而過。也作“風馳電赴”。 |
暈頭轉向 | 暈:頭腦發昏;轉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拋磚引玉 | 拋出磚頭;引來白玉。比喻用粗淺的、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;引出別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見或作品。常用作謙詞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口墜天花 | 據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末大必折 | 謂樹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屬權重,危及上級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廣開言路 |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。 |
一網打盡 |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。 |